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1002节 (第2/4页)
> 他似乎并不意外,以江舟的传承与此时的道行,竟会不知“洞虚”。 直接解释道:“古经有言:山中有洞室,贯通诸山,通达诸天。” “正所谓,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 “上古仙真,能上天,能入地。能居山,能照人,” 李伯阳微顿,看向江舟:“亦能入天无山无人无之间,此谓之‘无间’,以黍米容山岳,囊括六合,天地亦不能载,” “‘无间’亦有别类,山腹中空虚,是谓洞庭;人心中空虚,是谓洞房;天地中空虚,是谓洞天。” “洞虚之所,不存于天地之间,而存大千人心之间,非虚非实,有无之间,是谓无间。” 似乎是怕江舟无法理解,李伯阳摊开手掌,掌上有法力涌动,出现了一颗颗气泡般的光影,一颗一颗彼此紧密相连。 “佛门说虚空,说梦幻泡影,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如泡影,却也有些道理。” “这些泡影,便是我等所存之天地,” 李伯阳指着这些气泡相连之处说道:“而泡影相连之处,紧密无间,虚幻空无,那‘洞虚’便存于这‘无间’之间。” 江舟看着这些泡影道:“空而无空,空中妙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众生心。” 李伯阳叹道:“江兄果然道行甚深,连佛门大法精义亦如此精通觉悟,伯阳佩服。” “确实如此,佛门之中,便称此无间洞虚,为虚空法界。” 江舟笑了笑。 说起来玄乎,不过若用“维度”来形容,那就很简单了。 这“无间”大概可以看成是不同于这个宇宙的维度。 虽有不恰当之处,却也是这么个意思。 “我等宗门万载传承,对上古之事,也尚有几分消息,” “传说上古之时,有地仙之界,有四九重天,乃仙真神圣,道祖佛陀居所,” “便存于‘无间’,却能出入有无之间,诸天诸界,随念化现,思之在此,顾之在彼,” “只是不知为何,上古之时,似有大灾劫,令群仙自封无间,化为虚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