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奋斗七零,我带全村成了先进集体 第238节 (第4/4页)
> 这在以前可是少有的情况,不倒欠生产队的钱就算不错了。 可是今年,不但分到了足够的粮食,还分到了剩余工分换来的钱,不少人都激动的哭了。 这日子,太tm的激动人心了,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手里有了闲钱,有的便准备用这些钱张罗着再起两间房子,家里的孩子大了,不能都住在一个屋里。 有的则是托人能不能找张票添置个大件,比如自行车啥的。 庄稼人不愁吃喝,手里有了钱也想装点一下脸面,到时候给家里的孩子说亲也好说。 原本村里一共只有三辆自行车,年底的时候又一下子多了两辆崭新的自行车,可把大家伙给眼馋坏了。 摸着新车子扬言,等明年分了钱,我们家也要买辆车子。不光买车子,还要买个缝纫机。 有人就在一边笑,买自行车能骑,买缝纫机不会用放在家里也白搭。 那人就说我乐意,我不会用还不会学嘛! 再不行,到时候给孩子当聘礼,肯定好找媳妇。 这话一出口,倒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谁家给孩子找婆家,不想找个日子好过条件好点的呢! 也因此,姚家村未婚的大小伙子,一下成了十里八村的抢手货,附近村里的媒人争相上门保媒拉纤。 一个个说的天花乱坠唾沫横飞,自己手里漂亮勤快的姑娘一大把,喜欢啥样的尽管挑。 说夸张点,就算是想要天上的嫦娥,也保准能给你找来。 只要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别说,村里年底的时候,还真说成好几门亲事,男女双方见过都还算满意,就定了下来。 还有两个眼光比价高一些的小伙子,对于媒人介绍的一个没相中,反倒是早就相中了村里的女知青,就托媒人给帮忙问一下。 媒人也没推辞,只要是她给说成的媒都有好处拿,没想到其中一个还真成了。 大多女知青还是想要回城的,愿意留在农村成家的不多。 当然也有给李彩霞姐妹说媒的,但都被李彩霞给拒绝了。 说妹妹还太小,过几年再说。 至于她自己,准备等弟弟妹妹都有了着落再考虑自己的问题。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