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94节 (第2/6页)
读书识字,何时考虑过要如何挣钱养家。面对这类种种题目,多数人都觉得莫不是朝廷疯了,否则怎么会不考他们如何治国,有何良策,偏揪着这么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当然,也有通透无比的人。明白所谓治国良策,其实是由每一个小家组成。小家不富,谈何富国。由小见大,亦可窥得人才。 批阅试卷的时候,因着全都已经糊名,因而只看答题内容,在最后才揭露他们所选的究竟是哪一位人才。 朱至有言在先,文章写得多漂亮都没有用,文章重点必须务实。务实的人,从实际出发,这才是大明想要的人才。 真,朝中臣子从未想过有一□□廷选拔人才竟然只要求务实。 但是,他们各有各的取才之道,哪里是能全朱至安排的。 嗯,行,他们挑他们的,反正最后所选的人全都要在朱至那儿过,朱至不管他们如何夸赞这文章用词多华丽,写得多漂亮,她就一句,她是为大明挑选能够济世安民的人才,不是诗人,更不是词人。 你们自己喜欢用词华丽的人,那是你们的事。想要朝廷为你们的喜欢买单,不成! 朝廷的俸禄不养闲人,只会之乎者也,不知人间疾苦,甚至一味只会指点江山,从不懂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人,大明不要。 你们要是执意舍不得人,你们可以把人弄回你们家养去,朱至绝不会拦着。然而想要朝廷选拔这样的人才,那不行。 如此这般,可就有人闹到泰定帝面前了,无非指责朱至半点不讲究,取才用人,竟然一味务实,连文章的好坏都不管。 泰定帝对此当然先安抚着,末了,泰定帝问:“务实果真不好?” 当然是绝对不能说不好的啊!务实那是非常应该的,怎么可以说不好! “朝廷要选的究竟是会写文章的人,还是能治理天下?为朕分忧的人?”泰定帝这几个问题一丢出来,马上把那来告状的人千言万语全都堵上了。 不用说,泰定帝是站在朱至那一边的,正因如此,朱至能一直坚持,不管有多少人不认同,都不改取士之道。 明白这一点之后,难听的话也就用不着泰定帝再说了,他们都已经明白了泰定帝的言外之意。 饶是心里再怎么不满,面对朱至执意要用务实之人,文章可以写得不华丽,不漂亮,却必须得是有治国之道,有安民之策,知如何富民强国,如何让大明越来越好。 那,告状都无用,他们也就只能按朱至的要求取士,唯有如此才能从朱至那儿过关。 很快,进士的名单都被放了出来,榜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