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34节 (第7/11页)
/br> 还有早年从教从政, 现在据说心灰意冷, 安心隐居在海宁做寓公的明戈青先生;兴华教育基金会执行理事赵君娴女士也在——就是三哥初立基金会就倚重的赵学姐;出版界老行尊、《十字街心》负责人魏经纶先生亦在, 还有现任商事印书馆编译所长的彭寿曾叔叔……除了熟人外说还有一些生人。 珍卿上楼换了衣裳整好头发,就自觉到杜教授的书房打招呼。一进到房中人们都对她行注目礼,《十字街心》的魏经纶先生率先笑道:“真是说曹操, 曹操到!珍卿,我们正在聊你的韵译诗集呢。”珍卿见旁边彭寿曾叔叔手里的书,确凿是她在法国时作的法文韵译诗。 她先跟魏经纶先生笑一下, 上前问候郑余周和明戈青两位老前辈, 暗叹两大学界巨擘会聚一堂, 不管是因什么缘故都属难得。接着一溜跟杜教授的同辈问好,然后坐到魏经纶先生的旁边。 彭叔叔身边有一位面生的女士, 大约三四十岁的年纪, 虽然算不上什么醒目美人,却也气象不俗, 端庄俊爽, 应了老话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郑余周老先生介绍这位女士, 说是平京大学教西洋史的教授洪菲菲。洪菲菲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 说起来跟陆三哥还是校友, 只是代际不同而已。 近来寡言微语、不喜戏谑的明戈青先生, 对珍卿说起洪菲菲女士也不吝溢美之辞:“贤契啊,洪女士是现今可考的第一位留洋女博士,她思难敏捷、辩才伶俐,不输于贤契你啊。” 珍卿闻言爽利一笑,行云流水地起身给洪女士鞠躬,简单说了一句:“洪先生好。”洪女士连忙起来扶着珍卿,眼睛打量着珍卿异彩连连,笑意融融地直在颔首:“珍卿啊珍卿,卿之大名,如雷贯耳,叹惜屡屡缘悭一面,今日一见果然神采飞扬,叫人心折。有心叫你一声妹妹,无端端成了你爸爸的侄女,叫你一声侄女又是我不尊重了。” 珍卿瞅一眼郑余周先生,对着洪女士洒然一笑:“洪女士客气,我还是斗胆跟女士平辈相交。不然,郑余周先生是我同门师兄,怕无端成了洪女士的侄子。”此言一出众人哄堂大笑。 大家闲闲地议论辈分称呼,彭叔叔还大胆调戏郑老先生,说若按照珍卿这一套歪理,老先生也该称他为彭叔叔,引得众人好一顿讥嘲笑谑,洪菲菲女士也笑得不行:“为了不叫郑校长多出这些叔叔伯伯,我看还是我做个小辈得好。”被调侃不停的郑先生哈哈笑着不以为意。真正的文化人不似食古不化者,一点玩笑不能开的,所以珍卿敢开这样的玩笑,要在老家就不可能这样随意了。 魏经纶先生还对杜教授谑言:“幸好珍卿要跟洪女士平辈,不然,洪廷燮先生就是在座各位的太爷了。”便见房中三位陌生男士笑得前仰后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