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11节 (第6/9页)
,都表达了对假新闻炮制者的厌恶,只要将这两封“政府官员”的亲笔信公诸报端,并注明写信人和收信人,珍卿和三哥一点多余的心都不必操了。 可是一旦如此,就把甄嘉廉先生得罪死了,连珍卿的韩姐夫夹在中间恐也无地自容,珍卿想到娟娟姐就更加不忍。而且孙离叔叔对她真的不错,若狠心置他于口诛笔伐之境地,恐怕将来是难以见面了。 可是就如此被人愚弄吗?珍卿还是觉得,办法总会比困难多。还有一个多星期她的休假就要结束,得趁着春季课程和夏季课程搬回波城。当她慢慢地收拾行李时,发现半年休假期间作的画,铅笔素描非常,完成的只有五幅中幅画,还有两幅没有上完颜色的。珍卿所画的不管人景物,都是典型的纽约省的冬季景象,她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三哥被他一点就明白了。 易先生接受应天政府的公开表彰,并可能在毕业后出任监察委员之事,在国内还是持续发酵的热点,各种各样的声音分裂着珍卿的拥趸们。从新闻出来已经争持半个月,说什么的人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喊话易先生,不管新闻里的事是否属实,都请易先生亲自予以证明或澄清。 珍卿和三哥请来本省的华侨领头羊——一直对珍卿各种事业极为热心的上官先生,如此这般说明情况,请他帮她一个大忙。这一天,上官先生兴匆匆来到达斯小镇,带走了珍卿在纽约省度假的画作——包括还未放大的素描习作,还有珍卿为画作量身定制的小作文,以及珍卿歌颂本省人情风物的文章,匆匆离开了达斯小镇,前往省会纽约市动员人力,帮珍卿办一场小型的画展,画展一定要大作广告,声势能搞多大就搞多大。 珍卿碍于太多先生的劝阻,想说点话却似被无形的力量堵嘴,这是她尚可以冷静应对的事,但心情难免有一点不快。想到在波城的住址完全曝光,她跟三哥若提前回去,恐怕迎接他们的是四面八方的访客,没完没了的信息轰炸,恐怕也不能安心准备毕业口试。 所以,珍卿一面打电话给表哥和怡民等,请他们帮忙另找一处房子,回去时就不必去米勒太太家。他们一面也在等舆论有转机,才慢慢地回转波士顿。 正巧这个时候,邻居巴瑞尔家向他们发出邀请,说请他们一起去蒙突克海边玩一玩。蒙托克是离达斯镇四小时车程的海滨。 珍卿本来觉得犯不上折腾,三哥说他们这里的住址,明摆着已经暴露在有心人眼中,未免再有不速之客造访,他们离开前去海边散散心也好。 如此,两人跟着巴瑞尔一家来到海边。本省三月的天气算不上温暖,但天气晴朗的白天气温不错,到海边除了晒太阳、冲浪、海泳,也吃一些平常就吃的海鲜。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项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