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_旧时王谢 第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旧时王谢 第28节 (第6/6页)

气的袖子掩住脸,好久才移开袖子,用平常的声音命令车夫驾车。

    她的官位又升了,名望也非昔日可比。

    做了那么多,不过是为了能堂而皇之地登门拜访,得她高看一眼而已。

    送走客人,王琅翻看那本李秀手书的集子,心里在想黄易把平阳昭公主取名为李秀宁,是不是就受了李秀的影响。

    和后来镇海南的冼夫人不同,李秀并不是宁州土著,而是益州广汉郡人,曾祖父李朝是蜀汉时期著名的李氏三龙之一,家族世代在蜀汉为官,是蜀汉地区的士族。手书的字迹是官吏常用的隶书,内容称不上有文采,但条理清晰,词能达意,是她治理宁州的心得,还有她在宁州筑造天城的记录。

    按谢安所言,那座城池现在被宁州百姓称为天女城,表达对她的崇敬爱戴。

    印象里谢安原本就欣赏有奇节的女子,他次兄谢据之妻是太原王氏女,驳他的面子把儿子带走,他不仅不生气,反而称赞:“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梁祝故事在会稽流传,他听说之后为祝氏女奏请敕封为义妇。

    游历益州期间听说了李秀事迹,特意上门去拜访,又为她在建康宣扬,确实符合他的性格。

    不过她可不记得谢安有郦道元那样的爱好,东晋也不像北魏时期那样有条件让人四处考察山川,毫无疑问是受她蝴蝶效应的影响。

    虽然从他那里得到了益州的第一手资料,对以后攻打成汉政权,收复益州非常有用,但要是因此而让谢安在旅途中遇到什么意外,那可真是过于得不偿失。

    回想他眉飞色舞地讲述巴山蜀水与益州之地的出众人物,王琅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后怕,恨不得让他发誓不再往危险的地方乱跑。

    然而后怕归后怕,王琅又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这位日后的名相身上不仅有天运,自身的智计胆量也确实远超常人,果然是艺高人胆大。

    在江州游山玩水还不够,居然连益州那种敌国治下的地方都敢去。

    就算不考虑安全问题,足足一年的往返时间与巨额的旅游资金也足以让一般人望而却步。

    是个富贵人家的小郎君。

    得出这个结论,她摇摇头,压下心里的羡慕,回归到自己既定的生活中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