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番外篇易俗(为盟主深刻不等于接近事实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篇易俗(为盟主深刻不等于接近事实加更) (第5/7页)

  李瑕将此引为教训。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只要这个由他改变过历史的国在往后的岁月里不会被故意禁锢、被故意愚化,只要不经历那三百年的奴化统治,根本不需要害怕倭国。

    他每次翻看这个册子,都会在心里告诉自己“都已经改变了。”

    他这一辈子,从在钱塘县衙睁开眼之时起,就时常在想多活了一世该做些什么,于是二十五年间一统天下还不够,吞高丽、灭东瀛。

    总之李瑕心中,更多的还是这种隐隐萦绕在心中的对后世的担忧,一种能做多少做多少事的心态。

    思忖良久,他在册子上又写下了“教化”二字。

    这是他接下来要做的,开疆扩土之后,自然是要安邦固疆。

    才收好册子,关德从殿外进来。

    “陛下,几位大臣们到了。”

    “召。”

    今日东瀛战报才递回来,诸臣们首先讨论的还是这方面的事。

    “如今东瀛基本已平定,倒还有些小麻烦不断,诸如一些逃走的武士当了刺客,袭击我们的官吏;岛上道路不通;而要教化当地百姓,书籍倒是已在刊印,只是愿意随船过去的读书人却还少……”

    这边还在说着,却有几个御史站了出来。

    “陛下,臣等有本奏。”

    “奏吧。”

    “昔赵宋平江南而不嗜杀,今姜才、张顺、张贵、吕师夔诸元帅伐东瀛……”

    李瑕打断道:“可有屠杀平民?”

    “臣虽未有所耳闻,然……”

    “既非屠平民,王师出征杀敌,有何不妥?”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

    李瑕再次止住了臣下的禀奏,道:“这样,如果将士们杀其武士超过三十万了,你再来弹劾。”

    “可倭国都没……”

    “朕都没让你赞朕仁义,还不退下。”

    “臣等遵旨。”

    ~~

    建统十九年,九月七日。

    本州路、平安府。

    这里曾是东瀛的京都,如今已成了本州岛上的府治之地。

    一间酒肆之中,史恢与范学义正对座而饮。

    因为史恢终于致仕了,他决定跟商船到海东路尚庆府去定居,范学义请他喝顿酒给他送行。

    “你请老夫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