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篇草原之主(为盟主歌山第一帅加更) (第6/7页)
不至于过分为难他。 但此时让他来到这里的是一种坚忍。 “十年勾践亡吴计”,心头再浮起这句话,忽必烈深躬到地,道:“臣忽必烈,请陛下安。” 假若当年初败时便见到李瑕,他必是要放几句狠话,以显虽败而不屈的威风。 终究是过了太久,那些不甘都被磨平了。 “赐座。今日是私宴,不必拘束。” 忽必烈偷眼看去,只见坐在龙椅上的李瑕蓄了长须,气势威严。 李瑕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且长年健体,依旧给人一种英气勃勃之感。 在这一个刹那,忽必烈心里突然感到巨大的失落,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战胜李瑕了。不是输在了能力,而是输给了岁月。 “朕听爱妃说,卿想要在征海都的国事中为国出力,是吗?” 忽必烈从失落中回过神来,连忙应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轻笑了起来,似在笑忽必烈汉学学得好。 忽必烈恍若未闻,看着桉前的酒水,忽然想到了前阵了报纸上连载的一篇演义。 说的是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那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与今日形势何等相似…… 正此时,李瑕问道:“卿可有汉名?” 忽必烈才坐下,连忙又站起,行礼道:“臣斗胆,想请陛下赐姓。” 若不是因为如今有了重返草原的希望,他必不会如此恭顺,至少也要让人看出李瑕是在为难他,以让蒙元遗老们不耻于李瑕的心胸。 但偏偏就是藏了心思,只能委曲求全。 李瑕却不是为了羞辱忽必烈,而是确打算给黄金家族的降人们立个榜样,遂道:“你们是孛儿只斤氏,便姓‘包’吧。” “臣谢陛下赐姓。” “包卿给自己起个汉名如何?” 忽必烈眉眼略略一低,忍下了屈辱。 勾践能够侍奉吴差,如今又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呢?今日表现得越忠诚,回草原的把握就越大。 “不敢瞒陛下,臣平生最痛恶之事,便是先祖屠城之恶行,因此初次带兵出征便举‘止杀’之旗、施行汉法。臣虽失位,所幸归顺圣明天子,如此太平盛世亦是臣之所盼。臣唯愿忠于陛下、永归华夏邦国,因此,臣想为自己取名忠邦,包忠邦。” “好,其心可嘉。”李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