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4章 忠臣之心 (第3/4页)
,答应他,陛下会善待赵宋宗氏,保留其陵寝规格……”~~鼷 韩祈安与李瑕禀奏此事时,李瑕却没太听懂,他理解不了这时候人对于祭祀的看重。 “区别在何处?” “陛下取国号为唐,有复兴大唐之意,承的是唐之正统。待灭宋之后,可否定赵宋之皇帝之名,定其为割据藩镇,甚至乱贼。如此一来,赵氏三百年功过难定……” 李瑕问道:“那华夏这三百年来又算什么?” “无正统王朝之乱世。” “朕不会这么做。” 与好恶无关,如果否定宋国三百余年的正统,那就是否定如今还活在江南的臣民一生的信念,对一统江山是极大的阻碍。鼷 “臣清楚陛下不会这么做。”韩祈安道:“但,如李庭芝等人不清楚。他们必然担心陛下苛待赵氏,则宋代三百一十年无人编史,宋之国史不存、宋人文章失传;皇陵无人保护,一旦遭盗历代帝王曝尸荒野,子孙无法祭祀。这些宋臣归顺,才能为宋朝求一个编史护陵的资格。” 李瑕有些迟疑。 他终究还是不太理解这个君臣观念更重的时代,于是问道:“李庭芝……担心这个?” “朝代更迭,兴、亡不可怕,可怕者如靖康之变,国家颜面不存,如蒙古灭西夏,西夏文字不存。” ~~ 三月十八,六合县。 李庭芝终于是答应见了北面的使节。鼷 这次来的却是邓剡。 邓剡原是宋咸宁三年的进士,后因落罪而判到了川蜀。如今则是李瑕新任命的淮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 由他而不是王荛来劝李庭芝,因为王荛性格显然不受李庭芝喜欢。 邓剡则严肃诚恳得多。 “长江以北,只剩下李公还在顽抗了。” “我常与人言,此战不求胜,但求尽力。” “李公已经尽力了。”鼷 李庭芝道:“我的命还在。” “陛下却还想留李公的命,为生黎社稷谋福。” “中原已收复,如我这般武将又还能为生黎谋何福祉?不如为大宋尽忠。” “为大宋尽忠的方式有很多,未必要战死。” 邓剡准备用来说服李庭芝的理由有很多。 只是话还没开始说,却见有士卒匆匆赶到,有些慌乱地向李庭芝禀报道:“大帅,不好了!” 李庭芝皱了眉,正要止住那士卒,但那些坏消息已经当着邓剡的面,全都被倒了出来,像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