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9章 条件 (第3/4页)
迁都,是为开疆扩土、千秋万代;在临安,赵禥许是也在说着迁都,却是因贪生怕死,苟且偷安。” “那边大部分人产业在临安,宁肯降了也不会迁都,还有主战的也会反对。即使到了兵临城下这一步,赵禥想迁都尚且比我还难。” “若说比,他连比的资格都没有。雄才大略的圣天子,临安一雏鸡岂配相提并论?” 聊到这里,有大汉赶进小馆,低声道:“襄阳的战报到了。” ~~ 长安皇宫确实小,所谓的大殿就是府衙大堂的大小,殿内大部分地方还被一个大沙盘占据了。 如今在宋廷君臣眼里,形势最危急的地方是淮西、是顺长江而下的唐军水师。但若是看到长安城中这个沙盘,便会知道李瑕真正关注的战略核心只有一个。 既非庐州、也非鄂州,而是襄阳。 王荛、陆凤台策反夏富也好,姜才强攻贾似道也罢,都是同一个目的——隔绝宋廷与吕文焕。 襄阳是唐军需要拿下的第一个战略重镇。哪怕能顺长江直取临安,李瑕也不可能任襄阳梗在那,像根鱼刺梗在喉咙里。 而吕文焕驻守襄阳多年,经验丰富、城防完备,强攻并不容易。 如今南征的主帅是高长寿,从吐蕃回师之后便被调到汉中休整,既是为防宋军偷袭汉水,也是在为伐宋做准备。 及至李瑕击败忽必烈,立即便传书汉中,高长寿当时便准备取襄阳,庐州、江陵之事,俱出自其谋划。 然而现在其它路进展顺利,高长寿自己却还被堵在襄阳城下,个中焦虑,李瑕近来已能从他字里行间感受到。 这日来的又是高长寿的信使,将一封厚厚的信递给李瑕。 自然不是高长寿有许多话要说,里面是吕文焕投降的条件。 李瑕看过,微微皱眉,将信递给了韩祈安后起身踱步到沙盘边,看着那一杆杆插在“襄阳”边的小旗。 而韩祈安看过信,转向信使,问道:“依高元帅之意,是想答应吕文焕?” “是。” “攻下襄阳,很难吗?” “大帅说,并非攻不下襄阳,而是衡量得失,招降是更好的办法。建统元年与吕文德之战虽胜,船只损失却多,今攻襄阳火器足然而船只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