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4章 不孝子 (第2/4页)
二郎不必太过忧虑。史杠若回来了,乃为李瑕当说客。相较于其人在何处,更须在意的反而是士民对大元的信心。信心强,任史杠说破了天,亦无人理会。反之,哪怕他未归,亦有人叛投。」 史樟道:「先生所言甚是。」 「这信心,又分为两种。」王恽道:「一关乎于战事,二关乎于汉法。」 「近来总有人说大元战事不利,又说燕王病逝了陛下将要弃汉法。」 王恽摆了摆手,道:「先败后胜乃兵家常有之事,便说前些年宋军甚至一度攻至沧州。须知之前几场败仗,并非是唐军强。而是大元陷于内斗,无瑕他顾。慢慢能扳回来的。至于汉法......」 这才是他真正要说的,语气凝重了几分。 「方才我与王状元公详谈过了,陛下没有放弃汉法,私下里允诺了诸公,将立燕王之子为皇太孙。」「真的?」 「嘘。」王恽道:「此事还寥有人知,二郎自知即可。依旧是那句话,不必太过忧虑。」 「谢先生宽慰。」~~ 这夜,王恽梦到了史天泽。 待到次日醒来,已是中秋佳节,他回想着昨夜的梦,以及史天泽过去对他的庇护与知遇之恩,提笔写下了一首《满江红》以表缅怀。 「雷动云横,惊飙鹜。北城西下,人共骇。赤丸夜语,电光飞射。将领未承诸葛令,橐鞬已在汾阳胯。笑书生、思握玉鳞符,从公驾.....」 待到这日晚些时候,王鄂看到王恽这首词,想 到与史天泽的过往情谊,老泪纵横,于是也挥毫写下了一首诗。 王鄂不愧是金国最后一个状元公,相比而言,其诗纵笔豪放,又有沉痛悲愤之情,让史家不少子弟都看哭了。 「万国鞭笞走帝庭,堂堂争识汉孤卿。」「元勋高出麒麟上,旷度初无智勇声。」「俪景去翻髯影驾,柱天留在笏端铭。」「白头无地酬知己,痛为苍生泪满缨。」 一个才名远播的大才子和一个当世名儒都写下诗词追悼史天泽,这让史家诸人在中秋佳节也有了些欣慰和荣耀。 史樟也是文才不俗之人,仔细品了王鄂这首诗,在悲挽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