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6章 部署 (第2/4页)
道:「不克开平誓不休。」李瑕这才满意,道:「准备吧,移驾洛阳。」「臣领旨。 文官们聪明,做事顾周全,喜欢留余地,所以需要这般敲打。 安排完移驾洛阳之事,李瑕便转向武将们,开始对北伐的战略做出调整。 「朕得到消息,山西一带的元军有南下支援河南的势态。这是忽必烈返回开平城之后对元军整体战略的改变。敌变,则我们也要变···...」 从潼关到洛阳的地势并不开阔,因此,张珏的东路军先行,还有一半的兵力暂时还布置在关中、崤函通道之上,作为后续兵力。 此时在李瑕帐下的便有许多大将。 其中,易士英从云南归来时见李瑕叛宋称帝,心中难以接受,本有辞官之意。 之后遇到北伐这种恢复中原的大业,又实在想参与,但他为人正派忠耿,拉不下脸来。还是赵衿以流亡公主的身份劝了他一番,他这才「勉为其难」地出山辅佐李瑕。 旧事且不提 不提,眼下要分析如何从蒙元手中收复失土,易士英却是十分激昂。 「不错。」 他上前,首先指点了地图上河套的位置。 「之前我等乃根据蒙元由真金监国,而提出直 驱河南河北的战略,判断忙哥刺、阿合马不会出兵。如今形势变了,我方则不宜再全力出东路,而该多路齐攻,迎头并进为妥。」 这番话,张弘道本来也想说的,只是被易士英抢了先,他遂笑了笑,道:「易公久在南疆,原来对北方局势如此了如指掌?」 「军报看得多。」易士英道,「陛下用兵,往往最在意情报,未战而将战局反复商讨至兵力、地形、乃至敌我意图清晰明了,知己知彼,故能百战百胜。」 他还有句话没说就是相比于大宋那些纸醉金迷的官家以及重臣们,这或许便是新唐能北伐的原因之一。 张弘道本是开个玩笑,没想到易士英如此严肃认真地回答,于是收起玩笑之意 他向李瑕一行礼,道:「洛阳既克,臣愿领一支兵马,自孟津渡过黄河,直驱保州,必为陛下取河北!」 这一番话他说得颇有气势。 堂中诸将,确实没有第二人敢放言能为李瑕攻取一路之地。也只有他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