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1109章 举国之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9章 举国之兵 (第4/5页)

信上所说的到故乡拜祭先祖之事,莫名有些悲怆。

    悲怆与担忧混在一起,心情复杂。

    末了,他转头看向了包裹中的其它信件。

    那是要送往长安给留守朝堂的众臣的,按道理李曾伯不该看。

    但只稍稍犹豫了片刻,李曾伯还是拿小刀将封蜡划开,一封封地看过,一个字都未曾改过,又重新放回去。

    疲倦地在椅子上倚倒,他揉着额头,忧心忡忡。

    揉着揉着,到最后他却是站起身来,因刹那间泛起的一个想法而显得振奋。

    “也好。”他自语道,“若不决战,待我老死了不成?有生之年能亲历一场国战,夫复何求……”

    ~~

    十月十一。

    各方消息终于以八百里加急递到长安。

    韩承绪不敢单独看李瑕的来信,将汉台幕府的旧臣都召集了起来。

    一封封信件都被看过,一枚虎符压在了信件上。

    殿上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后,先开口的是李墉。

    “既是陛下的旨意,办吧。”

    李墉已经很久不参与国事了,这种状况若要形容,举例来说他从来就不像李渊,而是更像刘太公。

    刘太公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余,斗鸡蹴踘,以此为欢。李墉则喜欢看子孙满堂,家族繁茂,他近来在长安城办了一个学堂,为了方便以后教李家子弟,或说皇子皇孙们读书。

    如今却是又被拉回了这乱世的纷争之中。

    “本以为与蒙元决战当在三五年后,至少准备好足够的粮草、武备……但忽必烈既已亲征,战便战吧。”

    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从不愿决战到不得不接受的过程。

    “诸位不必叹气,就当是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勐兽。”杨果道:“勐兽岂会等我们削尖了长矛、备好了弓箭再扑上来。勐兽扑上来了,不论我们是否准备好,都只能与之一战。”

    “但陛下该归回长安,统筹全局为妥。”

    韩承绪抬眼澹澹一扫,道:“陛下不归,恰可见形势之急迫,亦可见他有必胜之信心。”

    若是李瑕当面,他也许会劝。但哪怕也有过不同的想法、有过据理力谏的时候,当李瑕不在,他则会在第一时间执行旨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