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8章 从谏如流 (第1/5页)
江陵作为长江重镇,京湖制置司曾一度移治此处,因此衙署十分恢弘。同样是比李瑕在长安的宫城还要富丽堂皇。 但这夜大堂上气氛已从初胜时的喜悦转为了严肃,隐隐还有些沉重。 “陛下,江陵这一战,城中百姓死伤无算,须要有人为此事担责。” “原宋国江陵知府陈奕引蒙虏入城,正是江陵城的罪人。” “臣以为,麻士龙功过相抵,不宜封赏。” 李瑕还算耐心,道:“万余兵力分守江陵各地,元军猛攻沙市镇、姜才率部支援之后,江陵城内守军不过两千余孤军……换作朕,未必守得住。” “麻士龙有功,臣明白。然而,江陵百姓不明白,痛遭元军屠戮的亡者家属不明白,天下人不明白……需要有人为此担责,以示陛下赏罚分明。” “那就让他们明白。” “臣等有罪。” 李瑕只好道:“诸卿无罪。” “臣无能,臣无法教天下人了解江陵一战之详情。消息传出,旁人只会道麻士龙丢失城门,使元军屠戮百姓……” “够了。要恨他们也该恨元军,而不是朕麾下浴血奋战的将士。” “道理是如此,可臣说的不是道理,而是人情……” “朕看你说的是歪理。” “然天子治国,需顾的是天下人想要的理。” 史俊站在一旁,目光看去,见李瑕快要没耐心了,只好咳了咳,站出来化解此事。 他开口,却是说起了别的事。 “陛下,江陵是大城,有几位名满天下的大儒,臣想为陛下举荐。” “史卿请讲。” “有深宁居士王应麟,曾官任宋廷礼部尚书,因得罪贾似道而遭贬常德军,行至江陵,恰逢王师,寓留于此。王应麟九岁通六经,十九岁中进士。兴昌四年为殿试覆考官,点文云孙、陆秀夫、黄震、胡三省、董楷、杨起莘……” 才听到这里,李瑕已经大概明白这个王应麟很有名望了。 当年吴潜调到汉中的官员多是这一年的进士,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