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976章 担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6章 担保 (第3/4页)

>    这或许是大宋南渡至今,仅剩下的主战派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

    但他们至少在这里,站着,没有跪下去......

    ~~

    延和殿。

    江万里坐在小凳上,默默等着珠帘后的太后谢道清看信。

    信是闻云孙请他转交的,递到谢道清面前时上面的封蜡还在。

    也就是江万里、闻云孙都是君子,信任那位叫王翠的女冠并答应了她不擅自拆信就真的不拆。

    一个敢轻易送,一个敢答应,一个敢转交,风波诡谲中竟正好有这样几个人,做了一件如此简单的事。

    终于,谢道清收起了手中的信纸,似乎拿帕子抹了抹脸。

    她说话时,江万里还能听到她的哭腔。

    “江公是为了议和之事而来?”

    “禀太后,正是如此。”

    谢道清不等江万里说理由,轻轻吸了吸鼻子,已先开口道:“我一介妇人,岂知国政,之所以觉得该答应元廷的条件,无非是怕再有一场靖康之变。”

    她确实不太有政治智慧,显然还不了解整件事背后的权力斗争。只为“害怕胡人”这一个理由就支持议和。

    当然,以她的身份,本就可以这样提出她的要求,要求臣子们办妥。

    “太后所虑甚是。”江万里欠了欠身,缓缓道:“不过,依老臣所见,为杜绝再有一场靖康之变,更不该与蒙元议和。”

    “为何?”

    “今秦王李瑕据守关陇,攻略河套。蒙元既不能南下,又何必议和?”

    “江公岂不知,朝堂诸公怕的不仅是蒙元,恰是这李逆。”

    “老臣斗胆,想先向太后剖析最坏的后果。”江万里稍稍沉吟,之后道:“太祖皇帝代周之际,都城人心不摇,四方自然宁谧。待柴氏子孙宽厚仁慈,优容不绝......”

    谢道清不由有些触动。

    她只是个老妇人,对蒙古人确实十分恐惧,终于是稍稍被江万里说动了。

    当然,江万里所说的这“最坏的结果”再温和她也不能接受,遂道:“江公可有既防蒙人南下,又平定李逆的办法?”

    “自是有的,只是无论如何也不该此时议和。想必,贾平章也是这般想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