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7章 划分六路 (第3/4页)
怪了。” “我不会做官?!我主政一府之时,你胎毛才长几根?我不会做官?” 秦九韶讶然,旋即一指自己的鼻子,傲然道:“若非要说,不过是因我才学太高,衬得我官位低罢了……” ~~ 与此同时,秦王府。 “宋廷确已有与蒙元议和的迹象,据可靠消息,忽必烈已再次派使者南下。” “之前贾似道私自扣下郝经,又暗中放人,皆未摆上台面。但这次,却是公然议和了。” “臣以为,宋、元一旦议和,王上必须立即称帝,以示坚决抗虏,争取天下主战之人,使壮士不至于寒心。” 这日是私下议事,与会的也只有韩家父子、李墉、杨果、严云云等人。 因此,有些话说出来大胆,倒不至于被当成是劝进。 “此事微妙,我看宋廷也不见得就敢与元蒙议和,真想逼反王上不成?” “忽必烈示弱了,由此可见,西域之事给他打击沉重,他已将王上视为首要大敌,欲先除王上,故千方百计与宋廷示好。” “宋廷曾与蒙古联合灭金,自然也有可能再次联合。” “临安的使者到了吗?” “到汉中了,腊月前能到长安。宋廷的意思不难猜测,希望王上能‘不再阻挠重庆府的官员任命与兵力调遣’,他们便可拒绝蒙古使者入境。” “上次是交出重庆才肯出兵支援,这次是交出重庆才不与外虏议和,下次呢?直接与外虏联盟罢了。” “不然宋廷还真能等王上做好了准备不成?恰因眼下并非王上称帝的好时机,他们才敢提出这种条件。” “……” 李瑕原本以为造反就应该先埋头发展、招兵买马,名义则没那么重要。 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秦王的名义基本就只能做诸侯权力范围内的事,逾越了,旁人就未必心服。 事实上,对手就根本不可能放任他埋头发展,会一直绕着他,寻找他的最薄弱的地方攻击。 比如,李瑕的一大弱点就是他还维持着宋臣的名义。 好处是没有因此与宋廷决裂、开战;坏处是宋廷开始借此来反制他了。 以前宋廷实力太弱,掣肘不了太多事务,但现在忽必烈一示好,宋廷马上就对李瑕强硬起来。 这种受制于人的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