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5章 关中见闻 (第2/4页)
,却又不敢多问,抬手指了指另两张图纸,道:“既然重修了龙首渠、永安、清明渠,何不开凿皂河,与龙首渠在城西汇合,以改善城中水质?” “哦?你对关中水系很了解?” “这些都是旧渠,可查的。” 郭弘敬虽没来过关中,却对诸路河渠之事如数家珍。 “既然要修,何不将漕渠也一并修了?漕渠起于秦岭北麓,沿途收纳霸河、浐河、沋河等增加水源,与昆明池水汇合于长安西南,再流至黄河西岸,既可灌既下游民田、供应长安用水,且三百余里河渠皆可为漕运,将潼关至长安之漕运时间节省一半……” 议论开始之后,郭弘敬一度忘了自己正身处敌境。 他甚至还与一个年轻人争论了一番。 直到忽然瞥见对方穿的似乎是亲王常服,郭弘敬再定眼一看,才勐然惊觉原来这年轻人就是李瑕。 这一瞬间他是觉得有些荒唐的,一个才被带回来的俘虏,竟是就这般被带到议事堂与敌人讨论政务。 另一方面这种相见,又让人心底隐隐觉得像是那种明君贤臣的野史故事。 但,总归是不能变节的。 好在李瑕并没有要求他变节,只在议事之后留他又聊了几句,丝毫没有勉强他,只是在最后问道:“既然来了,一道去引泾渠口看看如何?” 郭弘敬本就对此事好奇,闻言愣了愣,既很想去又觉得这般答应下来实在不妥,想了想,应道:“身为俘虏,任凭安排便是。” ~~ 说是身为俘虏,郭弘敬到了长安之后却并未觉得不自由。 俞德辰每日都看管着他,却丝毫没限制过他的出行。 而他也没有别的太多地方想去,每每喜欢到城外的龙首渠看人修渠的进展。偶尔也说些自己的看法。 虽然才刚来,但他仿佛已很习惯长安了。 守着气节?还是多为民做事?如何选择也愈发迷茫起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