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3章 因而封之 (第4/5页)
在。 不一会儿,公房里已没剩几人。 “随他们去罢。”陈宜中道:“这等心性,便是考中进士也不过是庸才。” 黄镛随口道:“何必贬低同僚,倒显得你高人一等,以往也不这般。” 马上便有人讥笑道:“人家是平章公门下,自觉高人一等又如何?” “我至少直言不讳,不曾暗沙射影。” “那我便直说,陈与权你愈发像贾党走狗了。” “总好过某些只会讪谤的废物。” “你说谁是废物?!” “说你又如何?!” “都闭嘴!” “够了,都别说了。”邓剡倏然起身,道:“议论国事,说些气话何用?” “……” 陆秀夫默默看着他们争执、劝架,眼中思索之色愈浓。 陈宜中、黄镛当年在太学是至交好友,都是贤关六君子,也都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为何会沦落到在此斗嘴? 因为议不出结果,国事艰难,能想的办法就那多,大部分都用不了。 战或和,变革或守旧,每条路都那么难走,那必然政见不合,必然只能互相争执,换作再聪明的人来都是一样的。 就像是被困在罐子里的蛐蛐。 …… 陆秀夫忽然再也不想参与这种议政了,到最后都是拿不出主意,互相消耗。 这日离开时他对邓剡说了自己这个想法。 “那君实认为该如何做?” “我还是那个主张,盼官家振作,彰圣明天子之气度,而使李瑕臣服。” “比如迁都长安?这比陈宜中所谓为求国而变通于贾似道门下还荒谬。满朝上下,有几人理你?” “然而万一功成,则国家之幸甚,万民之幸甚。” 邓剡点点头,喟叹道:“话虽如此,那与其盼着官家使李瑕臣服,不如……” “不如什么?” “没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