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3章 因而封之 (第1/5页)
六月十八日,李瑕自立为王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临安。 朝中诸公并无太大的反应。 “唉。” 他们早便预料到了,能想的办法也早已提出了,但提出的办法无用,又能如何? 因为太聪明,把一切都看明白了,所以得到消息时也就是平平淡淡地叹息一声,连叹息都显得空洞而无力。 叹息之后,朝野依旧平静。 反倒是年轻官员们为此事义愤填膺,聚在秘书省公房中抨议时事。 他们大部分都是去年,也就是咸定三年壬戌科的进士,有状元方山京、榜眼陈宜中,还有刘辰翁、黄镛、邓剡、萧雷龙等等。 陆秀夫也被请来,因他是邓剡的好友。 他依旧矜持庄重,但眼神中带着思虑,心事很重的模样,端坐在那很少开口,只默默听着旁人议论。 “……” “当年吴曦称王,仅四十一日朝廷便平定叛乱,斩首吴曦。” “非朝廷平定,消息从成都到临安一个来回便不止四十一日,等朝廷反应如何来得及?吴曦之叛能迅速平定,乃因其不得蜀地人心,兵马未动,七十骁勇已执斧杀入吴曦宫殿。” “是蜀人自发举义平叛啊。” “吴家三世建功西陲、镇蜀八十年,素得蜀民之心,吴曦一朝反宋尚且众叛亲离,李瑕才到川蜀几年?” 竟真有人答道:“兴昌四年任庆符尉,今已是第八个年头。” 说话的是黄镛。 黄镛字器之,本是太学生,在兴昌四年伏阙上书被流放,成了贤关六君子之一,直到丁大全倒台后,他才被江万里保荐还朝,去年中了进士。 他记得很清楚,也就是那一年他曾与一个叫“唐伯虎”的少年相识相交,对方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李瑕。 “八年,李瑕之八年,抵得了吴家之八十年不成?” “也许蜀地军民已在举兵讨伐李瑕。” “倒不必心怀这种侥幸,没来由显得我们是群蠢才。” “你骂谁呢?” “议论国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