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5章 敢战 (第5/6页)
/br> 张弘范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又道:“殊不知大蒙古多的是宗王,杀不完的。” 李恒笑了笑,道:“总之士气下跌,得提振一番,又得耽搁数日。” “我知道。”张弘范道:“这战况是李瑕故意传开的吧?否则肃州、沙州的消息不会这么快传来,由此可见李瑕已知道我们大军到了。另外,消息能在军中传开,军中必有细作。” “九郎以为是谁?” “是谁我不知,但好在我来得晚,否则这事便栽赃在我头上。” “李瑕实在可怖,九郎你想,如今若是诸路世侯散回家中,听闻此消息,难免人心浮动,再起观望之意,幸而陛下已调大军来攻。” “对付这般敌手,得慎之又慎。” …… 说话间两人已到了中军大帐,先验了信符。 以往蒙军打仗没有这种繁文缛节,但史天泽回顾李瑕的几次战事,担心李瑕再遣人扮作蒙军偷袭,命军中严查令符,以防奸诈。 步入大帐,张弘范一看便感觉到上首合必赤、史天泽、董文炳的脸色有些过于肃穆。 史天泽在平定了李璮叛乱之后,并不居功,反而第一个上书“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 张柔已上书致仕,史天泽已是世侯之首,他带头做了这样的表态,其余小世侯更是没办法。 如此一来,史天泽表了忠心,未必真就吃亏。忽必烈更是心满意足,实力受损的还是其他几路世侯。 当然,这一仗还有很多表忠心的机会。 只要最后能胜了李瑕。 “近日军中有传言敌军已攻取河西,将士人心惶惶,你等回营后须尽快提振士气。我方东线有十万大军,而敌方哪怕从川陕各地调兵也凑不到一半之数,何惧之有?!” 史天泽一开口便声若洪钟,接着马上便安排他的战略布署。 “此番正是尔辈取建功业之机,我军将分三路进军,主力北渡黄河,踏冰面直捣关中,分一路兵力攻潼关,再一路偏师攻武关……” 帐外,雪下得愈来愈大,放眼看去,开封城郊白茫茫一片积雪,而仔细一看,才知连绵数十里全是军帐。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