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5章 秦腔 (第2/6页)
都是有汉字的。兰州实在有些萧条,李瑕不免驻足对着这幅楹联多看了一会。 李曾伯大步迎出来,抱拳见礼,之后指了指楹联,道:“这是金国修建的衙署,也是金国官员题的楹联。” 李瑕点了点头,道:“说尽了兰州的山河之险,有些气势。” 李曾伯叹息一声,道:“出自词作,‘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这金人写词也有些豪迈雄浑的气概。” “因为都是汉人,押的是一样的韵,用的是一样的典。” 说着,他们往堂内走去。 这衙署也就没什么别的好看了,既看不到文牍,也没见有什么书籍,一看就是许多年没有官员坐镇兰州治理了。 大堂的地上只有早已干涸的黑褐色血迹。 “越往西,越是胡化了啊。” “蒙古之前并没有怎么治理河湟,只当作牧马之地,以及色目商旅往来的商埠。” 由此可以看出一点,兰州这一带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分界线。 或者说巩昌汪家是一个缓冲,东南属于忽必烈经略之地,行汉制、用汉法,勉勉强强算有些封建王朝的样子。 而河湟、西凉这一带,便属于阔端的兀鲁思。 兀鲁思便是封地,是窝阔台实封给阔端的地盘,不是只收些五户丝,而是实封。 阔端不仅被称为西凉王,也是库滕汗。 他如果没有早死,可以预见的是河西走廊这片土地或许会分裂成另一个汗国。 大汉建河西五郡以来的文明会被销毁,这里将没有文明,没有秩序。 唯一的秩序就是驱奴制,蒙古贵族拥有无数驱口…… 还好阔端死了。 也该死。 但迈进这个西凉王、库滕汗的兀鲁思之地,看着一片残破景象,李瑕还是打心眼里对其人感到憎恶。 “兰州很糟糕啊。”李曾伯感慨了一句,“与关中大不相同。” “忽必烈也是刚得到西夏旧地,刚刚开始经营……” 话到这里,李瑕不得不承认忽必烈与蒙古旧贵族之间的不同。 忽必烈行汉法自有其必要性。蒙古人那一套野蛮、粗糙的旧制是行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