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5章 谁的机会 (第3/4页)
一来,驱除蒙虏岂非易如反掌?” 张弘道虽觉王荛讨厌,也感受到了他的热情。 且如王荛所言,倘若方才提到的人真能联手,忽必烈也只有灰溜溜滚回草原的份。 “史天泽真能……” “此正是我父子纵横捭阖之能。”王荛道,“五郎你想想,当年你我初见时,你对蒙古何等忠诚?最后如何?与我歃血为盟。今日又如何?已投身李郡王。我汉家男儿,合力驱虏,实乃大势所趋!” 王荛说着,身子越来越向前倾,人已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而张弘道还想再避,却已不能再向后仰。 只能听着王荛又开始高谈阔论,口沫横飞。 王荛与其父亲一样,好以言语动人,说起这些话来慷慨激昂。 但张弘道却是问道:“若依你所言,一旦攻取燕京,李璮可愿奉我王为主?” “五郎啊五郎,这还没起事,你便惦记着争权夺势,如何能成就大事?” “此为关键。” “齐王必定能先入燕京,到时名正言顺,可为天下之主……” 王荛话到一半,见张弘道眼神中是不以为然的神色,又道:“时机难得,不如先以大局为重。待扫净胡尘,再行聚议如何?” ~~ “他说史天泽已经答应举事了?” “是。” 李瑕想了想,又问道:“你是怎么看的?” 他与张弘道私下里说话颇为随意,彼此也不讲究什么称呼。 “去岁十一月的昔木土脑儿一战,史天泽立了大功,之后忽必烈北征,史天泽留守中原。”张弘道沉思道:“若说他大胜而骄,再起异心,并非没有可能。” “但史天泽能奉李璮为主吗?” “不可能。”张弘道毫不犹豫,“王荛话语里必有虚言,但不知有多少夸大。” “时机呢?”李瑕问道:“李璮选择这种时候起事,是确定忽必烈陷在哈拉和林了?” “据王荛的说辞,王文统得到的消息是如此。另外,李璮之子李彦简本在燕京为质,如今已潜逃出燕京往山东,李璮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是因为李彦简发现时机很好,所以逃回山东?还是因为李彦简逃回山东,所以李璮起事?” “不知道。”张弘道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这会是几年内少有的能再削弱忽必烈的机会,必须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