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3章 着眼于前 (第2/6页)
数日之后,万州。 驿馆中,秦九韶站在李瑕面前,神情愈发悲愤。 因为姜饭正摁着他的肩,想让他跪倒下去。 “别按了。” 李瑕终于发现了姜饭正在使力,抬手止住。 他就没看重过自己的个人荣辱,没要求过别人跪他,每次都是止住,哪怕今日姜饭是有心挫一挫秦九韶的傲气。 比起秦九韶的傲气,川陕不兴跪来跪去的风气更重要。 “我问你几句,你为母守孝的三年间,写就了《数书九章》,但兴昌二年起复以来,再无学术上的进益,为何?” 秦九韶意识到李瑕在问自己,斜睨了一眼,道:“忙。” “忙什么?” “兴昌二年任沿江制置使参议,兴昌四年去职,居贾相公门下,兴昌六年知琼州,后去职居吴相公门下,兴昌七年任平江司农丞,咸定元年知临江军州。” “换了两次门庭,免了数次官职,起起落落,今沦为阶下之囚,可留下了什么?” “犹有万贯家财、宏敞华屋、美姬如云。”秦九韶不知是在自鸣得意还是自嘲。 李瑕道:“我不放你回去,这些都是空的。” “那只论一世成就。在座诸位能高于我的,寥寥无几。”秦九韶遂环顾了这驿馆大堂一眼,道:“此间,多庸才。” 只这一句话,众人皆怒。 因为许多人都知道,他说的很可能是真的,所以更让人生气。 坐在左侧的张弘道、坐在右侧的高长寿,虽然都与秦九韶毫无交集,闻言俱是面露不豫,像是被那“庸才”二字戳到心底。 李瑕却无甚反应,道:“你的书我看到撰营建一篇,本以为你是算学大家,原来还是建筑大家。” “郡王过誉了,触类旁通而已。” 秦九韶不屑理会周围那些愤怒的目光,先是扫了李冶一眼,点了点头。 只见这老者的目光中透着好奇与考校之色,他便知这是个肚子里有墨水的,与周围那些蠢货不同。 想必是川陕那位算学大家了。 之后,秦九韶正眼看向李瑕,已不似方才那般倨傲,开始谈起学术之事。 “家父曾任工部郎中、秘书少监,工部掌营建,秘书省掌图书,下设有太史局。我年幼时,因此可借阅大量典籍,可拜访精于天文、历法、建筑等名家……” 秦九韶有气节,却没必要与大宋的平陵郡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