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671章 接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1章 接人 (第2/5页)

。”元严自怜一笑,道:“我也与你说了,旁的女子若问我如何寻归宿,我只说寻个身体康健能体贴的便好。你呢,心气高,偏想寻个最出色的盖世豪杰,难免要吃苦受罪。”

    张文静拉过她的手轻轻拍着,最后嘟囔了一句。

    “我乐意嘛。”

    “好了,别拉着我。”

    元严起身拿起一个沉甸甸的包袱,放在膝上,默默等着。

    这包袱,便是她此行的目的了。

    里面装着的是她父亲晚年编著的诸多书籍,续夷坚志锦机诗文自警壬辰杂编南冠录集验方故物谱等等。

    元好问与别的北地名宿不同,金亡后未曾入仕,不能保一方百姓,能做的也唯有保留中州文脉。

    偏这乱世之中,书籍是最容易遗散的。

    今岁中统建年,元严的三位兄长已入仕任官,有些书也是不宜留在家中的。如续夷坚志与壬辰杂编中便记载了大量蒙军入中原以来横暴恣肆之行径。

    元严犹记得父亲溘然长逝时的场景。

    当时,白朴带回李瑕所赠的两句诗,元好问垂死病中,又以旧词回赠。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这世间,有的人相处半生,所思所想犹天差地别;而有的人未曾逢面,已是毕生知己。

    之后,元严于张文静处听闻杨果投奔李瑕、而李瑕今已得关陇,便起意将父亲一生心血交给其交情最深的故友。

    她这次本就不是要回山西老家,而是要去寻杨果的。

    原本还担心,张文静是为护送她,而起意离家出走,如今看来张文静却是极有主见。

    时势也怪,两个女子相谈一场,竟是同时决定要西行。

    像是两条小小的溪流汇往一条河

    远远的,忽然听到了杀喊声。

    “来了。”

    张文静抬起头,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她径直起身,走到门边推了一把。

    门没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