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3章 不急 (第5/6页)
牧 这种种细节,是需要对当地人口、土壤、水量、阳光有充分的调查才敢施行下去。 听了良久,李瑕笑了笑,给元从正倒了杯茶。 “没有走遍关中,没有三五年对关中的了解,只怕提不出这样的建议吧?” “学生也是听往人商旅说的,纸上谈兵,具体如何做,还需大帅派遣熟悉农事的官员往各州县。” “纸上谈兵?” “是。” 李瑕又问道:“和仪对我清剿蒙古王公贵族,夺回大量草场之事,如何看?” “大快人心。” “真的?” 元从正抬起头,迟疑了片刻,朗笑,重重点头。 “真的,大快人心。” 李瑕招过一名护卫,道:“给元先生端好酒好菜来。” 元从正看着那护卫走出去,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疑惑,之后身子板直了些,微低下头,看着案上的文书皱眉思索。 “我表示了诚意,和仪也再展示些才华如何?” 李瑕说着,递出昨日林子递来的长安情报,道:“不知和仪对蒙古纸币是如何看的?” “这是有人闹事?” “小事。但却提醒了我,钱币是大事。”李瑕沉吟道:“分田亩只能定一部分百姓的心,但不够,关中还有大量富农、小地主,尤其是住在城中的,更关心的还是钱币。” 元从正想了想,缓缓道:“蒙古纸币早在忽必烈经营漠南时便开始流通。” “是,史天泽、赵璧经略河南时便有,之后廉希宪、商挺经略关中,汪德臣经营利州,有大量的物资转运,使蒙古纸币已流通十余年。” “想来,若我是关中百姓,要我将手中钱财换作宋朝的会子我亦是不肯的。” “换我也不肯。”李瑕道:“但我们也不可能长期使用蒙古纸币。” “铜钱” “我没有。”李瑕干脆利落,道:“一穷二白。” 元丛正笑了笑,也斟了杯茶给李瑕,道:“大帅何必自己拿铜钱与百姓换纸币?” “那拿谁的铜钱?” “学生听闻听闻在窝阔台、乃马真后当朝时起,蒙古便将税赋事交给色目商人,如今山西各地亦然,多由色目商人收税。” “包税?但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