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3章 弃局 (第5/6页)
了。”李瑕策马而行,抬头看城门上那个“郿”字,摇了摇头。 “我们的李大帅担心什么?” 刘元振近日称呼李瑕,每以“我们李大帅”相呼,语气中带着些许戏谑。 他纵马而行,又悠悠问道:“担心我等设计要害李大帅不成。” 李瑕觉得刘元振就像是个女人,降就降了,却故作矜持,非要表现出一幅超然物外,满不在乎的样子。 反而是刘黑马、刘元礼沉稳得多,老老实实地当着士卒拜了李瑕,该如何就如何,因为没有心结。 此时李瑕却懒得就此多说什么,淡淡道:“不是。我在想,为何廉希宪不做防备?” 刘元振微微沉吟,道:“许是将兵力收缩回京兆府了?” “待派往长安的探马回来便知。” 两人并辔而行,刘元振再一想,又笑道:“也许廉公见我们的李大帅是人中龙凤,也有归附之意呢?” 李瑕摇了摇头,坦然驰入郿县,身后仅带百余亲卫。 因刘元振已说过控制了城池,李瑕信得过他。 “不会,他追随忽必烈十年,若这般便归降我,意志未免太不坚定了。” 刘元振微微尴尬。 下一刻,李瑕已径直道:“我不是说你,我是在想,廉希宪是否有可能放弃关中?” “关中岂能这般唾手可得?谁能轻易放弃关中” 刘元振摇了摇头,又准备侃侃而谈,分析局势。 李瑕抬手打断他,沉吟道:“若廉希宪探到刘家已弃暗投明,推算出他无力守住关中,那主动撤离,反而可趁刘公派遣的各路信使未到之际,带走刘家兵马。” 刘元振听到这里,脸色已是一变。 他之前,从未想过这种可能。 下意识里就认为廉希宪该守关中。 为何? 这是理所当然的反应。 廉希宪不是怯懦之人,既受任宣抚陕西,便有守土之责,怎可能轻易退走? 然而,当刘元振仔细一想,竟发现,于廉希宪而言,撤出关中确实才是最好的办法。 刘黑马已在昨日散出信使,联络各州县的旧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