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章 开诚(为盟主八一路古天乐加更) (第5/7页)
是利,包括小利,也包括天下大利。 战争也好,谈判的机锋也罢,都只是为了实现利的手段。 而两人说话也不似李瑕与贾厚谈判时那样的争锋相对。 因为他们都看得清情势,也做得了主…… “归属?”刘黑马反问一句,道:“论归属,大蒙古国更能接纳我们这些契丹人。赵宋却连北人都接纳不了啊。” “这不是蒙古与赵宋之间的问题,而是文化。”李瑕问道:“辽灭以来,刘家说的话、写的字,作的诗书文章,是谁家文化?” “这是金国教我们的啊。” “这是先贤教化你们的,汉家先贤。” “陛下已开汉制。” “我说过,忽必烈不彻底,不如我。” 刘黑马漫不经心点了点头,喃喃道:“功过是非,无甚好辩的,我一契丹后裔,还须为汉制再做多少你才觉得够?” 李瑕道:“我明白,这些是情怀,你们有情怀,但我要你服我,只说情怀不够,得讲实力。这才是世间的‘现实’。” “不必谈实力了,你有多少实力,不会与我实言。”刘黑马叹惜道:“谈谈你能给我什么,如何?” 他们很平静,不像李瑕与贾厚争辩时那般激动。 因为之前只是争辩,现在却是要做决定,做决定时更在乎“现实”。 李瑕想了想,并不马上回答,反而说了句题外话。 “汪忠臣也愿降我,我没接纳。” “为何?” “你们这些北地世侯值不值得招降,我须有个标准,思来想去,论迹不论心吧。” 李瑕并未放松警惕,手依旧握在剑柄上。 他的语气却很随意。 “若论心,人人皆可招降,却也人人皆可杀。譬如汪世显,他有过归宋之意,汪忠臣、汪德臣兄弟,也有安抚百姓之心;譬如你,哪怕到今天这一步,你依旧还想效忠于忽必烈,被我逼到没办法了,犹想与我讨价还价……你们这些人,保全家国、传承汉法的情怀有,但首先还是将家族置于首位。 人之常情,我若要杀,得杀光所有北人。 故而,我论迹。汪家安抚过利州百姓,但随阔端屠蜀,手底下亡魂远超其救活之数,该杀;你多次向蒙古主请命,救活过北地百姓数万,远超战阵之中死于你手的兵士,可招降。” 刘黑马并不领情,道:“你的意思,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