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8章 清醒 (第2/5页)
祭祀。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李瑕尚不理解,廉希宪却太明白祭祀对民心的安定作用。 如今陇西形势只有陕西行省的官员、将领明白,平常人皆未听闻。临洮一战的结果也才传开不久,关中士民尚在庆贺新王朝的大胜。 再加上这一场祭祀,廉希宪让人们看到的是正统朝廷的大义名份,还有对往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待。 人必须有期待。 总而言之,若宋军敢犯境,便是贼寇,人人得而诛之。 廉希宪任京兆宣抚使已有六年,一直关心民间疾苦,政绩显著,又经历了阿蓝答儿之钩考,关中民心确实在他。 祭祀结束之后,廉希宪与刘家父子从山顶望向关中。 “刘公为何心事重重?” “若要调兵往陇西,只怕” “来不及了。”廉希宪道:“得认清形势,如今攻守之势易也。” 刘黑马一愣。 他心底,还带着以往习惯的看法,认为李瑕实力不强。 廉希宪摸着他留得很漂亮的长络胡须,语气平静,又道:“若我是李瑕,此时已取巩昌,并控制了临洮兵马,先取街亭隘口、再取秦州,控住要道。” 刘元振与刘元礼对视一眼。 “廉公何以见得?” “我是说,倘若由我来做,此时已做到这一步。”廉希宪反问道:“你们以为,他比我如何?” 刘元振不好回答,低头顺着廉希宪的思路反推过去。 “要做到这么快他先擒了汪家?” “不错,先擒汪家,局势可定。宋军看似被堵在秦州,不过是李瑕给的障眼法。他每每能切中关键要害,留假象,由你去猜。你既然已南辕北辙了,如何能猜中?” 刘元振深有所悟,行了一礼,只觉茅塞顿开。 刘黑马道:“廉公此来,希望我出兵收复陇西?” 廉希宪没有马上回答,喃喃道:“最坏的局面是秦州已失守了。” “为何?” 廉希宪看向刘元礼,问道:“仲民,若是你领兵在外,得知家乡已被敌人攻下,一家老小已被拿下。你会如何?” “我” “再说士气、兵力罢了,不必说了。” 刘元振问道:“也就是说,若李瑕还未到巩昌,他不会有机会。但他若已到巩昌,我们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廉希宪道:“我们能调出的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若尽数出兵,京兆防备空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