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6章 屠夫(为盟主守妹拴财加更) (第2/8页)
“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在大崖上受降的?” “是,是。” “没有随汪佐臣乱冲,你很聪明。今日你又做了对的选择,叫什么名字?” “马马德喜。” 天水既已有防备,李瑕其实有两个选择。 一是等待后面的五千精锐抵达,强攻。 二是奇袭巩昌。 李瑕不愿强攻天水,并非怕打不下来,而是不愿给关中反应的时间,算是更长远的考虑。 这一战,既已定下兵贵神速的战略,便不能反复。 最近的反例就是蒙哥。 脑子一热,天水就有可能成为李瑕的“钓鱼城”。 引以为戒。 李瑕没有犹豫,立即决定走洛门道。 马匹能拉上山,但他留下了大部分的辎重,只带六日口粮。 因为计算到敌军消息到巩昌大概需要五日,巩昌防备需要两三日。 返程的口粮,不必带,只多带了霹雳炮。 从祁山走洛门道至洛门,一百三十余里山路。从洛门到巩昌,一百里官道。 出发前,李瑕问了士卒们一句。 “邓艾偷渡阴平道,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险道。我等,四日行进一百三十里,能否做到?!” “比邓艾更快!比邓艾更快!” 蜀中精锐牵马而行,一路劈开荆棘,脚步不停,穿过洛门道只花了三日。 休整一夜,偷袭洛门据点,之后,急驰巩昌。 第五日夜里,他们已至巩昌城下。 “敌袭!” “敌袭” 鸣镝声响起,之后便是爆炸声。 汪惟正登上巩昌城正中央的威远楼,侧耳听去,心想城头的守军已抛下震天雷了。 在他头上,悬挂着两块巨匾。 一块写着“巩昌雄镇”,一块写着“声闻四达”。 这座高楼,正是宋时名臣韩琦为了加强武备而建,起名“威远楼”,意为“威震远方”。 后来,汪世显扩建城垣时,将其移建城中。 名叫威远楼,但其实宋军对阵西夏的战事,全败了。 李元昊破宋称帝,三大战役皆胜之后,踌躇满志,称“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 于是赵宋宰相吕夷简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