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1章 新帝 (第2/5页)
嫡孙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虽在征伐之间,每存仁爱之念。博施济众,实可为天下主……” 王鄂听着听着,老泪纵横。 他稍仰了仰头,但眼中泪水犹源源不断流到下巴,浸湿了他花白的胡子。 …… 王鄂时年已七十岁了,是金哀宗正大元年甲申科进士及第,状元。 金亡时,他正任蔡州汝阳令,被蒙军俘虏。 张柔久闻他的名气,将他救出,一直安置在保州。 直到十五年前,忽必烈开始接触汉人士大夫,邀王鄂到哈拉和林讲读《孝经》、《书》、《易》,以及讲解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那年蒙古大汗还是窝阔台。 当时的忽必烈还不到三十岁,连封地也无,其父亲拖雷死的不明不白,母亲被迫改嫁,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蒙古宗室。 王鄂记得很清楚,每次讲治国之道都会讲到半夜,某夜,忽必烈说了一句话—— “先生所言,我今日虽不能施行,安知来日没有机会?” 当通译将这句话翻译过来,王鄂便愣了。 他知道,成吉思汗让子孙们发誓,汗位只能在窝阔台一系。 但他也从此决意追随忽必烈,复兴汉制。 后来,窝阔台汗死,正是忽必烈提出,蒙哥是窝阔台汗继子,有资格登汗位。 之后忽必烈总领漠南,也真的行汉法,改革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堂…… 十五年,一路走来,中原牧马之地在今日重归汉制王朝。 如何不教人唏嘘? …… “自惟寡味,属时多艰,若涉渊水,罔知攸济。爱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 此时,“祖述变通”四字入耳,王鄂身子一颤。 “吾皇……吾皇……” 他没忍住,高呼了一声,哭倒在地。 刘秉忠、张文谦、姚枢等人连忙过来扶住他。 一双双手握在一起,众人对视着,个个双目通红。 今日他们不想谈这道登基诏书是为了应对怎样的形势、不想谈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