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4章 安家 (第3/4页)
“好。”李瑕道。 “我是不是有点傻?” “很漂亮。” “嗯?” 听了这一句答非所问的话,高明月一抬头,对上李瑕的眼,她便想逃开。 原来她这郎君天天那般打熬身子,便为了欺负人。 “腰真的酸了官人去找你要纳的那许多小妾” 趿着绣鞋的脚才要迈开,裙角轻轻一摆,却又依依不舍地停下,须臾,又踮起了脚尖 次日。 李瑕终于搬进了兴元府衙,因他是四川制置使,衙署便是帅府,气象自然与庆符县衙大不相同。 虽未做太多修缮,只是仔细打扫了一遍。但汉台占地本就广,衙署的布局亦是恢宏,除了公堂、官房、库房,还有军议堂、点将台,甚至还有一片跑马场。 至此,李瑕算是正式在汉中安了家。 高明月她心细,知道李瑕在钓鱼城之战后很容易成为蒙古人的眼中钉,又怕他对自身安危不上心,因此在筠连召了不少女兵,很快便将整个帅府的护卫布置好。 反倒是李瑕的兵力都派遣出去屯戍或守卫蜀道,反而没多少人在身边。 他穿过后院,一路走向前衙,倒感觉到了些蜀帅的威风。 “大帅。” “大帅” 拐过回廊,走进议事堂,李瑕跨步而入,只见堂中只有韩承绪一人,正在整理案上的册子。 如今张珏、易士英相继回师上任;李墉尚在山河堰主持水利。 暂时,李瑕已仅余韩承绪这一个幕僚在身边。 空荡到有些寒碜。 “阿郎来了。” “韩老请坐。” 韩承绪感慨道:“想起初至庆符县时啊,县衙虽小,五脏俱全。汉中刚收复,真是一无所有啊。” 李瑕玩笑道:“本想把林子、刘金锁召来凑数,但长宁军一撤,城内还须有将领巡视治安今日,我与韩老议事,人虽少,却能定下最重要的计划。” “我无诸葛之才,否则可与阿郎效隆中对,岂非美哉?” 李瑕道:“愿与韩老作汉中对。” 韩承绪抚须而笑,之后摆手不已。 他知道,他之于李瑕,远不如诸葛亮之于刘备。 “阿郎心有定计,小老儿为阿郎拾遗补缺。” 两人各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