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6章 人物(为盟主sjkxjkk加更) (第2/5页)
“非瑜,你” 李瑕神情很平静,并不显得愤世嫉俗。 “我失言了,不过是觉得,那些想法亵渎了无数英魂。” 张珏抬起头,望着雨后的天,似在寻找着那飘荡在外,战死的英灵。 良久,他叹息了一句。 “非瑜在一点点敲打我的后山骨啊。” “后山骨?” 张珏笑笑,不答。 “我岔远了,话说回来。”他指向前方的山路,道:“既到汉中,不得不提蜀汉故事。诸葛丞相便曾修河山堰,以屯田汉中。但非瑜可知,此堰是何时有旳?” 李瑕道:“汉相国酂侯、懿侯所肇创,萧何、曹参。” 要主政汉中,他必须要对汉中有所了解,近来手不释卷,已观阅了大量的地方志。 “我算过,若修复山河堰,能灌田一千余顷。” 张珏亦勤奋,会心笑道:“绍兴六年,吴玠镇汉中,修山河堰,营田八百五十四顷。” “不错,岁收粮二十五万石。”李瑕道,“而若六堰全修,可灌田三十万余亩。” 张珏在地方志上暂时只看到山河堰,不由惭然觉自己不如李瑕勤奋。 接下来的一路上,更多时候便是李瑕在说。 “修复山河堰的好处,远不仅是灌田。绍兴年间,吴玠修堰之后,吸引了北地数万户百姓至汉中落户。君玉兄想,是数十万人口,国力此涨彼消,岂不比打一场大胜?或说有几场大胜能有这么大的收获?” 张珏问道:“还有一事非瑜可想过?如此大费人力物力灌田。却又三年免征,三年后三十税一,往后钱粮必不足。” “我倒不这般看。”李瑕道:“百姓的钱粮、官府的钱粮,必有一个总数。官府多些,百姓便少些,反之亦然。用兵之际,需多征钱饷;而休战之际,便是难得的与民休养之机。” “三年内蒙人不会再攻来?” “他们自顾不暇。”李瑕道:“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口,以及创造力。也就是说,把百姓、官府的总钱粮提上去。” 太多奇怪的词汇,张珏开始沉思。 “减征,是吸引人口、激励民力的最好办法。减征了,钱粮不到府库里,但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在何处?在百姓家里,那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