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博浪人生_第233章 关于独特设计元素的谈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 关于独特设计元素的谈论 (第5/5页)

认为是礼贤下士,也可以认为我是闲得无聊,不用太在意这点小事。”

    杨兴山和戴礼对视了一眼,都没有着急开口。

    温良的到来,让他们二人有点……不知所措。

    古今中外,持有大量金钱的人总是能在公众视角下获得某些特别的尊重。

    见状,温良做了个手势:“我这边了解到的信息不算多,硅谷现在很卷吗?”

    “看细分领域。”戴眼镜的杨兴山当先回答,“我所擅长的图形界面设计方向已经是固定格局,竞争压力很大。”

    旁边的戴礼接过话头:“小型移动设备工业设计方向也很难有太多作为。”

    闻言,温良略加思索,直言不讳的问:“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你们对自己的技术功底很有自信?”

    这次是戴礼当先接话,他眉头轻微蹙了下,斟酌着措辞:“怎么说呢,举个例子,一张白纸和一张已经涂画了色彩的纸,前者显然更有发挥余地。”

    “以小型移动设备中手机的工业设计为例,国内是一片蓝海,现在还只是火热阶段,我的看法是,没有任何一个厂商的机器有设计灵魂。”

    “尽管就智能手机这个行业而言,以现有的材料、技术基础只能在小范围内腾挪,可这并不意外着不需要建设品牌独特元素。”

    “……”

    戴礼侃侃而谈,讲了一些他在小型移动设备中手机的工业设计这个领域的见解。

    实话实说,温良基本认同戴礼的看法。

    小型移动设备种类不少,包括手机、平板、MP4、电脑乃至耳机等一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种类的共同点是产品尺寸小。

    而越是可施展空间小,其实越需要差异化和独特元素。

    具体到手机这个领域更是如此。

    比如苹果之所以是苹果,便与此有关。

    最近一两年里,国内市场有过这样那样的说辞与做法,比如长得不像苹果的手机都不能叫手机,比如像素级抄袭苹果的设计。

    而,手机进入智能时代以来,愈发考验厂商的综合素质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