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不同维度 (第4/9页)
br> 注意!不仅仅是规避风险,识破计谋的角度,也包括鲍尔森的立场、处境和优势心态。 如果你能摒弃从齐磊这边得到的信息,你就会发现,鲍尔森,包括华盛顿,无论是从当下的实力对比、技术落差、商业目的、国家战略,等等方面,即便想到了齐磊可能存在苦肉计的可能,他们都不会得出趋近真相的结论。 因为,两边寻求的目标根本就不一样!! 鲍尔森不可能想到,在两国关系趋*稳,局部对抗没有形成全面敌意,以及技术落差宛若天渊,而且还是他自己促成这个局面的情况下,齐磊的战略诉求,居然会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布局。 要知道,这是2002年,不是2022年,米国这个时代警惕中国的出发点,仅仅是想在地缘政治中捞点好处,占点便宜,威慑一下你。 他们的战略重心在反恐,在能源! 他们是不可能拥有上帝视角,把中国放在一个对等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最高威胁的高度来考虑问题的。 更不可以把一个中国商人的处境,联想到“自爆”以维护国家战略的可能。 齐磊的行为和他们的资本价值观本来就是背道而驰,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资本是不会为了祖国而舍弃自身利益的,况且鲍尔森也好,华盛顿也罢,他们也想不到这一步。 即便鲍尔森发现三石公司的肢解存在一些问题,那他也很可能会归结于,一个商人为求自保,在被全面抵制的情况下,为保住利润点而做出的牺牲。 即便三石公司下的蛋将来眉来眼去,也在他认知理解范围之内。在西方,资本的拆解与合并,是多正常点事儿? 从鲍尔森的视角来看,齐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国舆论带来的压力,导致对三石公司的抵制和仇视,而不是对抗米国。 三石内哄分家,不管是真是假,都是合理的。 你要说,他凭借这个就想到壮士断腕,目的是干死米国,那不是太高估他的智商,而是杞人忧天,或者说是自寻烦恼了。 所以,这步棋其实并不复杂。 还是齐磊一惯的风格,最脏的战略往往只用最简单的行为推动。 蝴蝶效应最后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让你怀疑都怀疑不到我身上! 而这一切,只需要一个开端,一个简单到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