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少点味道 (第3/6页)
—————— 第二期雏鹰班选出来也大半年了,待遇、师资各方面和第一期都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不是齐磊带着。 可是,董北国总感觉差点意思,而且差很多。 也不是说这批孩子的素质不行,事实上,第二期雏鹰班的生源素质比第一期仓促之下,又没什么经验,选的要好得多。 像是董伟成、方冰、李琳这些尚北二中出来的,都是拔尖的。 可是,总感觉少点味道。 怎么说呢? 如果按学习成绩来衡量,二期雏鹰都是人尖子。 可也仅仅只是好学生而已,综合能力,应变能力,还有那股子劲头,和第一期就没法比。 你看第一期的雏鹰班什么样儿,一个个嗷嗷叫啊,有个性的很! 而且,现在个顶个的都能独挡一面。 知道董北国现在应付最多的事儿,是什么吗? 是来挖人的。 江瑶、寇仲琪、宗宝宝这三个才上大二的,央视已经预定了。只要他们点头,现在就可以正式入职。 周小晗也是一样,邹成斌已经发话了,周小晗必须去央视,可以单独给她开一档节目。 张显龙和马晨宇则是被国字头的报社相中了。 而马拓,一家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给拓爷报了个七位数的年薪。 至于为什么这帮孩子仅仅只是在幕后工作,就被追捧到这个地步? 这么说吧,第一期雏鹰班创建到现在,全班十九个人一共交上来四百多篇论文。 其中刨除一半,不能公开的,剩下两百多篇论文,有一百多篇上过国内的学术期刊,有二十多篇在国外的社科学术杂志发表。 其中有七篇被欧米公认的顶尖社科专家引用过,其中拓爷一个人占了三篇。 这还仅仅只是能发表的啊! 要是把那些封存起来的论文都放出去,还不一定得造成多大的轰动呢! 都不说他们在中传做幕后策划的履历,单单齐磊疯狂的给他们砸论文这一件,就出了大名儿了。 连带着,国内各大高校,什么翔鹰班、启智班、社科加强班,一下子冒出一大堆。 最近,董北国甚至听说大洋彼岸的斯坦福也效仿北广,搞了个社科精英讨论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