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51章 屠龙(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屠龙(九) (第11/14页)

br>    只见吴宁也是似笑非笑,“对呀,他会不会拿咱爸的事儿来反击呢?”

    “……”

    廖凡义没想到的舆论走向,却是被这两个家伙看的通透了。

    齐磊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是一个一般人想不到,可是在局中的人必然会利用的问题。

    就是,国资转私营的问题。

    如果发展到齐磊入主畅想的消息公诸于众,发展到柳纪向被推上风口浪尖,那齐磊父辈的生意一定会被老柳利用起来,而且这是一招狠棋。

    怎么说呢?

    后世批评老柳,什么侵吞国资这个那个的。

    抛开公众情感,还是个人情感不谈,也不去说他到底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只说这件事反映出来的现象。

    在这个年代,包括再往前看的十年、二十年。

    国营企业的疲软,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等等,私有化运营是一个必然趋势。

    但是,没有一个规范、标准化的流程可言。

    在从前的那个年代,哪有私营企业,计划经济下的企业都是国资,或者地方集体资产。

    而市场经济模式之下,大多数都要面临私有化转型。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国有资产承包、转私有、转股份就一直在进行。

    而且,大家是没经验的,摸着石头过河。

    打个比方,可能今天农机厂私有化成功了,那明天化肥厂就按照农机厂的模板进行。

    后天,可能农机厂的私有化发现了问题,那就集体叫停,大家重新再寻找新的可行方案。

    这期间,难免有人钻空子,或者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这样的环境之下,柳纪向的那些操作确实存在争议的。可是,无论从法律,还是时代背景的角度去考虑,都不太容易挑出毛病,你只能从道德层面去指责他。

    何况,这是二十年前的2001年,更没法去深究。

    而且,更要命的是,不光是他,在这个年代,比柳纪向做的更有争议的,多了去了。

    就唐成刚的药厂,以及再往前追溯的承包的塑料厂,你说私有化进程就没问题吗?

    齐国君承包副食厂,也没问题吗?

    不尽然。

    如果往细了追究,都是存在争议的。

    就拿唐成刚来说,远的不说,就说药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