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这又是什么骚操作? (第7/20页)
新星当傻子,那谁就是傻子。 哪个生意人又不在研究,齐磊近几个月以来的一系列操作。 他不可能用出有明显漏洞的骗术吧? 文经理一下又缩了回来,极速思考。 既然他知道德盛根本拿不到40%.,那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是留出讨价还价的空间?不像!用这种方法留空间?让人厌恶。 那是…… 突然想到一种可能,刚刚齐磊说“送人情”。 猛然抬头,“小齐总,是不是知道不少上层决策的消息啊?” 就见齐磊玩味一笑,没正面回答,“我听说,德盛在和几家国内企业组建一家证券公司,正在申请综合牌照?” 文经理:“!!!” 确定了,几乎可以确定,齐磊80%知道一些上层决策。 文经理,点了点头,“德盛高华!” 这在业内不是什么秘密,德盛确实在组建一家证券公司,应对的其实就是国内针对“外资持股限制在30%以下”的政策。 齐磊把话头拐到这来儿,等于是明告诉文经理,他确实知道一点政策的东西。 这就是齐磊所谓的人情了。 至于这个人情大不大? 首先,德盛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也是最早在中国金融市场开始布局的外资银行。 95年就开始了。 只不过,还是金融管制的原因,使得德盛没法在内地大展拳脚。 这只华尔街之狼一直在寻找机会,寻找进入这块未来全世界最有潜力的“猎场”的机会。 从德盛内部的分析判断上来看,大陆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外资金融管制是早晚的事儿。 尤其是加入世贸之后,必然要转变风向。 而当东风吹起的时候,谁在这片“猎场”拥有领地,谁就能抢占先机。 所以,德盛在花旗、汇丰等国际资本还没回过味儿的时候,就开始了内地布局。 最开始,也就是前几年,就有人找过德盛,成立一家联合金融机构,只不过那个时候德盛对30%的持股比例没兴趣。 德盛要的是绝对的掌控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放开手脚,用西方先进的金融手段收割内地金融市场。 于是,一直拖到2000年,正式加入世贸,德盛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才开始【德盛高华】的筹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