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这又是什么骚操作? (第15/20页)
r> 所以,德盛需要一个挡在前面的大旗。 德盛想中国市场想疯了,可是奈何管制太严,不可能让你一个外资金融机构来呼风唤雨,只能拉上畅想。 毕竟畅想是最大股东,谁来查,都可以把畅想推到台前。 “你看老板是畅想,中科院国资,我德盛只是提供国际专业的金融经验。” 而畅想之所以和德盛一起,也是赚个好名声。 这可是国内第一家合资的金融机构,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柳纪向需要这个第一的名头,不然改革先锋的美誉哪来的? 其次,文经理为什么非要自己出钱让三石入这个股呢? 因为除了畅想控股,其它的四家股东——志华、林远、兴舟、三石,入股的资金都是2.68亿美元。 而且,这几家恰好都和德盛有2.68亿的债务关系,恰好借贷方式就是:有选择权借款! 也就是说,德盛有权力选择四家公司用资金还款,也可以选择用【德盛高华】的股权来偿还借款。 现在明白了吧? 除了【畅想】这张虎皮,剩下的股东都在德盛的控制之下。 德盛既可以借畅想的名头介入国内金融市场,又可以掌握【德盛高华】的实际控制权。 而等到政策一放宽,没有了30%的限制,德盛又能马上通过借款协议,收回几家小股东的股权,真正的掌握【德盛高华】的绝对控制权。 到那个时候,畅想这张虎皮就没什么实际用处了,可以靠边站了。 而在后世,齐磊的那个时空,正是金融政策放宽之后,德盛进行的以上操作,瞬间领先其它华尔街同行。 这头凶残的华尔街之狼,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才露出了獠牙。 当时,它是唯一在内地拥有综合金融牌照的外资企业,马上开启了疯狂收割a股,多线出击农业、房地产,全面收割中国市场的猎富之路。 这期间,由于德盛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对期货及金融市场的操纵能力,它还有着其它困内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能力。 那就是,可以借力国际期货市场,反过来影响国内的金融市场。 举个例子,德盛曾经盯上双H集团的股票,先是在股市做空,使得双H股价大跌,借机大量买入。 然后,反过来去国际期货市场哄抬饲料价格 双H的主业就是猪肉,国际饲料价格大涨,使得猪肉价格连带疯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