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36章 盘古开天(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盘古开天(八)。 (第2/19页)

  齐磊,“对!”

    “就是先不提什么是【社交货币】,而是先讨论社交货币到底有什么用处。”

    “有什么用处?”

    齐磊,“社交货币的定义是:从营销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以让一件商品达到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

    话锋一转,“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在我个人的理解里,【社交货币】最大的公用是可以把复杂的多维度的社交行为量化。”

    此言一出,众人眼前一亮。

    因为做为专业研究这个的学生和老师,大家最清楚不过,社交是很难被量化,甚至被表述得明明白白的。

    首先,什么是社交?通俗讲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际往来。

    这种交际往来,可以是语言、行为、动作和感观。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是却是最复杂的行为体系。

    因为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告诉你,“社交很重要,拥有社交能力很重要,要多参与社交。”

    可是,几乎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去社交,如何学会去社交。

    即便是一些成功学、人际交往的闲书,也只是限定了场景的假设,用处不大。

    这就好比,我们可以对【力学】进行定义,可以向一个初中学生系统地传授什么叫力学,而且可以100%准确地传达信息。

    只要他学会了,那么考试以及现实应用就都没问题。

    可是,你无法教会一个初中生怎么去交朋友,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怎么去恋爱,怎么去面对社会的复杂关系!

    即便你传授了一种社交的方法,可是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你之前教的那一套可能就会彻底失效。

    但是,问题又来了,人类社会,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人与人的空间距离不断拉近的情况下,社交是一个谁也躲不开的重要行为。

    绝大多数人,如果没有合格的社会能力,可以说寸步难行。

    可是,社交没法被量化,至少还没找到量化的方法。

    可现在,齐磊说【社交货币】可以进行行为量化?

    廖凡义开始感兴趣,“那你说说,怎么去量化?”

    齐磊,“我们打个比方吧,两个完全陌生的人进入同一个社交环境。”

    “那么,决定这两个人是否达到有效社交,也就是个人信息传递的条件有哪些?”

    廖凡义一听,“那可多了。”

    齐磊,“多没关系。咱们就拿......”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