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通路(六) (第7/15页)
夫,纸上展现出无数条线,如同乱麻。 “这是网络时代,双向!!分散!每个人都是传播源。” “来!”把笔扔给廖凡义,“您来给我设一设这个【守门人】,我看您要怎么守住这么多的【门区】!” “我......”廖凡义傻了,这怎么设!? 按齐磊的说法,这张纸上,任何两条线的焦点就是一个信息交互的点,就是一个【门区】。 如果按照原本的理论,那就是一个门区至少需要一个守门人吧? 这张纸上得设立无数个守门人!! 也就是说,假定! 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那么就得给每一个人都分配一个守门人。 “这不可能!” 廖凡义终于认识到了问题出在哪,“这不可能啊!!” 一点也没之前那硬气了,还呵斥齐磊?人都傻了。 “对喽!!!”齐磊乖张的一摊手,半嘲讽,半认真。 “您好好研究一下吧,您要是能把这张纸的【守门人】设计明白,也守得住所有【门区】,制定出可行方案来,那....” 玩味一笑:“诺贝尔社会学奖是跑不了了。甚至给您在诺贝尔上面专门设立一个更高的奖项,都是委屈您了!” 说的廖凡义老脸一红,瞎扯什么玩意呢? 然而,齐磊真没开玩笑。 廖凡义要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妥妥的诺贝尔。 网络时代的【守门人】,这是个世纪大课题!! 反正在他重生之前,网络发展都到那个地步了,都要上天了,这个问题依旧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光中国,全世界都一样。 就像那张纸上的一样,网络时代就像一张蜘蛛网,每一个相交网丝的交点都是一个传播媒介,每个人都是传播媒介,这使得【守门人】概念形同虚设。 你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每一个节点都设置一个【守门人】,每一个网友身边都得跟着一个【守门人】。 可是问题来了,不守门行不行? 当然不行! 普通人是没法甄别哪些信息不符合门区的群体利益的,也没那个精力和意愿去自检。 真的就是,大家都认为,只要“不犯法、不缺德”,那我说什么都可以,我就有理。 可从学术上来讲,这是不行的。 不守门,什么信息都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