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八百一十六章 京宣驰道的若干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六章 京宣驰道的若干问题 (第3/5页)

思维之内,也不排斥新出现的各种发明创造,反而是乐此不疲,比如今天这《驰道规划》看似是游艺,其实何尝不是学到了新的东西呢?

    原来修驰道如此的困难,即便是在平地上,也是各种各样古怪的问题。

    朱祁玉放下了棋盘,犹豫了下说道:“工部给了大概的预算,从石景山修到宣府要六百九十三余万银币,要修三年之久。”

    “如果这段可以打通的话,日后修到西安,修到嘉峪关,修到南衙,修到广州府,修到辽东都司,修到云南,甚至修到升龙去,都不是问题,但是户部极为反对。”

    朱祁玉终于图穷匕见了,他玩这个可不是随便玩玩。

    京宣驰道,实在是太贵了。

    朱祁玉都有些犹豫,所以借着这游艺事儿,询问下于谦对此的看法,可是建成之后,这段驰道带来的各种价值,是朱祁玉无法拒绝的。

    于谦思索了一下,笑着说道:“如果三年的话,每年投入就是二百三十一万银币,这样一算,就不是不能接受了。”

    于谦此言一出,朱祁玉首先笑了出来,而后整个御书房里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于少保是懂算学的。”朱祁玉连笑着摇头说道:“这么一算,的确是不贵。”

    等到欢快的气氛过去之后,于谦才正色的说道:“土木天变,我大明若是有这么一条驰道,瓦剌人怎么可能打的赢大明?兵贵神速,这条驰道修通之后,就将山外九州和山内七州彻底打通,山内山外连成一体,外虏难入。”

    “当年太宗文皇帝执意迁都北衙,自然有文皇帝二十岁就藩北衙,在北衙待久了,南方待不住,可是北虏的威胁,也是主要原因。”

    “这条驰道修通了,燕山防线,才能真正的浑然一体。”

    这条驰道,军事意义重大。

    朱棣当年迁都,是经过了极为慎重的考量,并且经过了长达十数年的争议,最终决定迁都,朝中的反对声音很大,但最终朱棣还是力排众议,完成了迁都大事。

    朱棣的很多政令,都随着二十四年的兴文匽武,人亡政息,但是这迁都却是影响深远的一件事。

    北宋的灭亡,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燕云十六州在敌寇手中,定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都是短命王朝。

    燕云十六州的背后,就是千里平原,北虏可以随时骑兵南下,屠掠中原大地。

    在北宋灭亡靖康之难时,完颜宗望从古北口南下取幽州后,直接跳蛙战术,跳过真定、雄州、德州直接南下到了黄河沿岸,而后趁着冬季黄河冰封过河,直逼开封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