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章 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第6/6页)
仓之内。 朱祁玉看着窗外说道:“于少保,朕心中有惑。” “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有志之士如过江之鲫,为何宋独取弱民之道?” 毫无疑问,两宋的弱民之道是极其鼎盛的,建立在乡村户和坊郭户的户制之上,驱赶失地佃户入城当牛做马,不立田制,售卖官田,在朝政上以重文轻武,以文驭武,最终造成了国力孱弱。 说到底,两宋的孱弱,完全是走的弱民之道。 两宋士大夫那么多,他们就看不到吗? 于谦想了想,十分认真的说道:“陛下,《商君书》曰: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陛下,北宋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辽国有助军旅之费,极其富裕,但是辽国仍然继续极尽朘剥百姓,让百姓始终羸弱。” “若有战且战败,这辽国的肉食者们可以西进,也可以投降北宋,但是这羸弱的百姓就没法跑了,只能死战到底。” “若是让老百姓们吃饱了喝足,还有动力南下劫掠北宋吗?” 朱祁玉陡然瞪大了眼睛看着于谦,勐地坐直了身子,满是疑惑的说道:“不对啊,商鞅变法不是奖耕战吗?” “朕记得当时关中的土地都不够分了,只能分到关外去,老秦人们还闹了很大的意见。” “若都是弱民之法,为何秦强宋弱呢?” 于谦摇头说道:“弱民之说本就是荒谬,而《商君书》二十卷《弱民》,本就是后人托名附会所做罢了。” “况且…秦将公田奖励耕战,宋将公田卖售获利,好不容易有个公田法,执行了四年,就暗然退场了。” 商鞅本人到底有没有弱民?于谦没有讨论,他不能欺君,不知道的不能乱说,但是后人提炼出来的这《弱民》篇,可谓是贻害无穷。 两宋始终践行弱民之国策,刻意制造贫民。 朱祁玉靠在了椅背上说道:“怪不得金人能把开封做都城,完颜家压根就不怕老赵家打回去。”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啊。” 于谦往前凑了凑说道:“陛下,臣以为弱民之策不可取,纵观长史,最能打的多为有常产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