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内救民 慕外勤远 (第4/6页)
民力财力国力,重开西域,可谓是得不偿失。 邓顺见陛下首肯,再往前挪了半步大声的说道:“陛下,西域多贼寇,治西域之难,远胜治鞑靼之费,武清侯至今在大宁卫剿匪,始终无法归京,当如何治西域?” “一则迁民安土,西域苦寒,物产不丰,无良田无沃土,迁大明百姓入西域,非百姓之所愿,不迁民,又何谈长治久安?” “二则剿匪勘定,西域民风彪悍,淫祀极多,百姓农忙为民农闲为匪,西域地方七国之众,错综复杂,大明军征万里之遥,征伐易安地方则难。” “臣斗胆核算,仅大军远征西域,安地方,动用粮饷折银币几达千万余。” 朱祁玉再次点头,治理西域,第一个迁民,第二个治安战成本太高。 西域不是沃土千里之地,对被迁徙的百姓而言,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如果有得选,迁徙鸡笼岛都比迁徙到西域的戈壁滩强得多。 同样西域地方分成了七国,现在仍然有五国之多,治安战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大明征西,仅仅征伐军备粮草抚恤等等就需要千万银币,这还不算治安战的成本,治安战成本有多高? 看看漂亮国在尹拉克,漂亮国在阿富汗。 “还有第三吗?”朱祁玉看着邓顺问道。 “有!”邓顺的神情有些激动的说道:“安内救民,国家之本务,慕外勤远,朝廷之末策!” “汉光武闭关谢西域,唐太宗不受康国内附,皆深知本务者也!” 东汉建立之时,西域诸多小国迫于匈奴的压力,请求汉光武帝刘秀建立西域都护府庇佑西域,汉光武拒绝了。 唐太宗李世民拒绝了康国的内附,是因为大唐当时鞭长莫及。 但是李世民儿子唐高宗李治,则接受了康国的内附,还拿走了万王之王的称号。 朱祁玉知道这两个典故,继续听着邓顺的谏言。 邓顺继续说道:“今天象有异,大灾四起,大明四方仍岁灾歉,小民绝食逃窜,妻子衣不蔽体,被荐裹席,鬻子女无售者!” “家室不相完,转死沟壑!未及埋瘗,已成市脔,此可为痛哭者也!” “望陛下用和番重开西域之费,益以府库之财,急遣使振恤,庶饥民可救。” 邓顺这番话翻译翻译,就是大明仍然有灾荒,不救大明百姓于水火之中,跑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