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亡国之君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第2/4页)
,俩人合起伙来查办,可见忻城伯、应城伯多么不得人心。    尤其是这个忻城伯赵荣不赴营操练,可不是一次两次,好在赵荣带领的军士,全都由孙镗训练都督军务,否则怕是要出大事。    朱祁钰打开了第二封奏疏。    “石亨功擢武清侯,杨洪功擢昌平侯,刘安复广宁伯,范广进指挥同知…”朱祁钰认真的看了一遍,都是因功进爵,名号都是奉天翊运,可以说是赏罚分明。    他没有马上批红,而是问道:“这次参战的所有军士可有封赏?”    奏疏里没有,朱祁钰才会发问,打仗的是军士,受封的是军将,他当然要问。    “按制犒赏,无功不赏。”于谦立刻说道。    他多少摸出了点当今陛下的脾性,当今陛下对普通军士尤为关心。    甚至在十团营和军士同吃同住了月余,如普通军士那般操练,对参战之军士,自然是多有关注,也不意外。    “无功吗?军士奋勇杀敌,不参战的军士,也是出城作战,风餐露宿,在朕看来也是,无过亦算有功。”朱祁钰对于谦的说法并不认同。    没打仗,是他们的防区没被侵扰,只是执行任务,岗位不同罢了。    于谦认真思考了下说道:“臣以为…不妥。”    朱祁钰看着依旧执拗的于谦,想了半天说道:“那就以犒赏为名吧,每人额定五两现银,折合成酒肉米粱,分发给参战军士。”    于谦是兵部尚书,对于领兵打仗这件事,比朱祁钰在行,朱祁钰并没有用自己的业余挑战人家专业的想法。    只是觉得军士辛苦,皇帝不差饿兵,多少也该意思意思。    于谦一听是犒赏,也没了意见,无功不受禄是大原则。    但是陛下的意思是犒赏激励,那就没啥问题了,五两现银折酒肉米粱,至少能好吃好喝好一个月了。    “陛下仁善。”于谦代表了大明参战的所有军士谢恩。    “仁善?于老师父不知道,这段时间不知道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