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七百一十四章 鹿鸣宴遵循古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四章 鹿鸣宴遵循古礼 (第2/4页)

r>    明初时,第一批从国子监毕业的学生奔赴各地,直接赴任各省布政使、按察使,担当封疆大吏之任,后续调到中央任六部侍郎也有好几个,可见朝廷对国子监的重视,后来科举制大兴,这套国学体系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衰弱,一个人完全可以不参加县学、府学、太学的教育,直接由私塾考取秀才,然后自学考取举人、进士,比在国子监的前途一点也不差。

    当然若是能从县学开始,经历府学、太学这套体系,学习起来会比较顺利,毕竟自己学习,师资难找,有许多疑难问题找不到人解惑答疑,对经典著作的阅读难免望会有文生义的弊病。

    只是这套教育体系能吸收的学员毕竟有限,许多人根本进入不了,只能自己在家学习,偏远地方的人就只能通过私塾完成基础教育,后来的中高级就靠自学、访友、拜师等途径来解决。

    比如况且就没经过这套体系,他是在家里由父亲教育完成基础学习,然后就全部自学,虽说拜了陈慕沙、练达宁为师,也没具体学到什么知识,不是人家不教,而是他没什么要请教的,毕竟四书五经也就那么多东西,有古人的注释尤其是国家制定的标准朱熹注解,自己读起来完全能够理解。

    当然,不请教老师就需要有善于学习的天分,如果脑袋不灵光,还是在师资健全的学校学府接受系统教育为佳。

    鹿鸣宴依然遵循古礼,众人席地而坐,坐下是一种特制的蒲席,面前是一张矮几,每人一张,恍然间仿佛回到了两汉两晋的时代。

    酒是好酒,菜就一般了,是一个个托盘盛着大块肉上来,有一些还是三牲祭奠过孔子后撤下来的猪牛羊肉,每人桌子上有一把解手刀,用来割肉而食。

    饮酒的杯子也是特制的爵,而不是流行的瓷杯、瓷碗,这种爵是仿造青铜爵的,至于两汉人是不是真的用这种又笨重又难看的爵来喝酒,就说不清楚了。

    饮酒前,照例是孟梵君先致辞,感谢陈以学等房官,然后又鼓励诸新科举子再接再厉,三年后连战连捷,拿下进士,所有举人都听得热血沸腾,只有况且听得如同嚼蜡。

    随后又是陈以学致辞,说了些什么,况且故意把耳力塞住,不去细听,反正也就是能想象出来的那一套。

    陈以学说完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