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五章 况且勘破生死关 (第4/4页)
功法的运转。 星辉入体,遍体生凉,这在夏日的夜晚感觉格外舒服。不仅身体上舒服,甚至还有让人快速入静的功效。 况且很快就排除了脑子里那些杂念,进入真正的入静状态。 他还从来没有入定过,有时感觉能够做到,却不敢轻易尝试。 入定说起来很容易,其实非常难,首先需要有特别安静的环境,周围一定不能有杂乱的人声,连鸡鸣犬吠都要避免,这在城里无疑是不行的,寺庙大多建在山林里,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当初释迦牟尼定下建立寺庙的规则,既不要离人居住的地方太远,否则化不到缘,又要听不到鸡鸣犬吠声,这就是标准。 这个标准传入中土后,其实已经有了太多的改变。 中土的僧侣已经改变了靠托钵化缘、乞讨过活的习惯,这在佛理上是否跟佛祖相悖就难说了,毕竟释迦牟尼让弟子们托钵化缘不单单是为了吃饭,而是要化掉世人的贪鄙吝啬之心,普度众生在这里是大有深意的。 中土僧侣为了能专心勘破生死大关,不再堕入轮回,往往在深岩绝壑中建立寺庙,远离人烟,他们自己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足以自给自足,只有那些贪恋俗世繁华的僧侣们才喜欢在城市里或者城郊建立寺庙,这倒也不绝对,比如南京的大相国寺、苏州的寒山寺、凤阳的龙兴寺都是在城里或者城郊不远的地方,却也出了不少名僧大德。 但是入定必须选择绝对安静之地,却是必须的,不然万一被惊动,会出什么意外无人能知晓,走火入魔估计是必然的结果。 地点的选择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开始尝试入定时,必须身边有师傅或者高人护持,防止入定过程中出现意外。 佛法传播过程中,入定时出现意外的例子很多,宋朝时就有人在深山里看到一个活死人,依着一块岩石,瞑目打坐,身上积满灰尘和落叶,头上甚至有鸟巢,还有飞鸟出入。 他被发现后,看到的人都惊异不已,有人上前摇动他,想看看他是否还活着,却摇不醒,摸脉搏却还有生命的波动。 后来来了一位高僧,看到后感叹:这位僧人几百年前在山中忽然悟道,然后就入定了,结果入定后却出现意外,无法醒过来,只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