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六百三十章 岛上美景心怀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章 岛上美景心怀忧 (第2/4页)

有各人的追求,这东西永远没法统一,人在不同时期的想法也会变化。

    “读书是好事,但你还是要注意,现在可是酷暑季节,四季轮替中身体最脆弱的时候。”况且提醒道。

    “没事,我的底子好,拼几个月还能挺得住。”文宾竖起胳臂轻松道。

    “你什么时候也下帏苦读一番啊,到时候我给你煮粥,咱们家还真有红袖,就让红袖给你添香,你好夜读书啊。”石榴话题一转,开始打趣况且了。

    原本石榴也是盼着况且能早日下科场,拿个解元什么的她也跟着脸上有光,更有成就感。只是经过这番事后,她终于明白了,两个人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科举是为做官,做官归根到底是为了钱,他们不缺钱,况且会医术,赚钱也不难,又何必非得走科举做官的路子,所以这以后就再也不提科举这茬了。

    “是啊,你还别说,这还真应景了。可惜况且现在不读书了。”丝丝也笑道。

    有道是红袖添香夜读书,谓为读书人的眼福。丝丝说的应景就是指石榴的贴身丫环还真是叫红袖。

    况且读书是读一本就扔一本,因为都背熟在心里了,永远不会忘记。这也有个缺点,就是不能像文宾那样,给人留下手不释卷的儒雅形象,反而像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哥儿,一副不务正业的嘴脸。

    况且的朋友都知道他的超常天赋,当然是羡慕的了不得,不过况且并没觉得这天赋有多大的裨益,相反,历史上那些有过目不忘天赋的人很少有成为文学家、诗人、艺术家的,也未必不是受这天赋的拖累。

    背熟一本书永远不忘,这当然是好事,可是也容易坏事。你以为已经背熟了,就全掌握了,也就不再去“时习之”,书上的内容文字的确牢牢记住了,可是内中的精髓却未必能参透。

    苏轼有句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就应该经常读,反复读,而不是记住就了事,还要深思甚至苦思,最后才能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意与精髓。

    况且的读书法就是经常在心里把那些书翻开,然后一遍遍读,一段段读,反复思索,先是熟能生巧,然后就是巧而发其真意,洞见其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