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六百二十五章 郑家兄弟隐真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五章 郑家兄弟隐真身 (第4/4页)

>
    冷兵器时代,马匹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装甲运兵车、悍马这些运输打击装备。如果说坦克装甲车有天敌是武装直升机,骑兵的天敌就是厚厚的高如山岳的城墙,再快的马匹也无法飞越护城河,更没办法飞上高耸的城墙。

    农耕民族就是用城池止住了历代游牧民族疾驰的骏马的攻袭,也延续了汉民族的血脉与传统。若有人说这是羊性文化的标签,只能说那是不懂装懂。

    或许也有人质疑,为何在蒙古帝国崛起时,大半个世界的城池都未能堵截住蒙古骑兵的兵锋?

    这的确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历来无数中外史学大咖做出了无数强悍无比的结论,其实都无法说明白,这问题最后只能归因于命运。蒙古帝国当时的命运太好了,他们在崛起,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却都处于衰落期,所以在蒙古帝国铁骑的打击下,纷纷沦陷,造就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庞大帝国,不过其强悍只维持了百余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昙花一现。

    也许有人说把一切归因于虚无缥缈的命运,这不科学,的确是的。但这个问题只能如此回答,人类创造出的科学在上天注定的命运面前,不堪一击。

    郑浩民、郑浩渺经过仔细策划,成功逃出了堵击者的视野。

    他们见到祁不语之后,并不信任这位说客,把自己的脑袋寄托于祁不语所说的最后决定,而是对自己的命运更加担忧,于是开始商量逃跑计划。

    人类固有的求生本能让他们做出了选择,那就是找到适当时机,从家族中脱离,自己找寻捷径回到福州。

    他们的想法、算计都很正确,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郑家大队人马,却没人注意到少了十几名护卫。

    郑浩民、郑浩渺就是换了护卫的服装,夹杂在护卫中,在中途休息时,悄然脱离队伍,向一条早已想好的小路逃跑。

    郑家是干走私的,郑浩渺虽说是销赃,却也负责运输,那些运输到内地的东西也都是见不得光的,所以在内陆他们也还算是走私。走私贩子最熟悉的就是不为人们所知的密林小道、密径,这也是走私贩子吃饭的本领。

    郑浩渺的手下就有当年从福州到内地来往运输的人,他们对各条小道熟悉无比,就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