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三百四十章 唐伯虎再遇况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 唐伯虎再遇况且 (第4/4页)

人原来都是保护你的。”文征尘忽然醒悟。

    “你个大嘴巴,少说两句成不成。”况且皱眉苦笑道。

    “成,你不想我说,我就不说。”文征尘还真闭上了嘴巴,也明白这种事张扬不得。

    可惜他闭嘴太晚了,附近的人都听到了,心中都是大惊,一面被都察院的都御史盯上,一面却受中山王府的保护,这况且究竟是何来头,能令这两方如此上杆子重视他?

    有几位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议况且的“来头”,私议了半天才知道,况且原来还是陈慕沙的弟子,跟中山王府的小王爷是师兄弟,这些事并不是秘密,但还是有许多人第一次听到,看向况且的眼神中竟然有了几丝敬畏。

    “在下文征明,这位是况兄吧,请教况兄表字?”文征明走过来,向况且拱手施礼。

    “在下况且,表字允明,见过文兄,久仰了。”况且难耐心中的兴奋,笑道。

    古人大多以字行世,彼此称呼也都是字,而不是名,称呼名被认为是一种没礼貌的事。而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比如科场填写试卷,或者做官书写履历时必须用名,不能用字。

    很多人习惯以家族兄弟中的排行自称,比如唐十七,杜十一,萧十三等等,不过得是在当地声望相当高,众人皆知的强盛宗族,往往一提姓氏和排行就能对上号,知道是哪一位。要是一般人家,你说是什么三狗子、四胡子、王二麻子之类的,就没人知道你说谁了。尤其在唐朝,称呼一个人在家族兄弟中排行是特别亲密的行为,表明两人关系特别好,李白杜甫等人诗篇中经常有这样的称谓。

    “你还有字啊,怎么连我都不知道?”文征尘问道。

    “我当然有字,只是从来没人问啊。”况且笑道。

    其实他自己原来也没有字,还是这次从凤阳回来,从父亲的留书中才知道自己字为允明。

    “那我们以后是称呼你况且还是允明啊?”文征尘继续问道。

    “还是叫我况且吧,大家都习惯了,何况称名还是道字也没什么区别。”况且道。

    “那好,还是叫你况且顺溜,省得别扭。”文征尘笑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