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议和前奏篇 (第2/4页)
完颜崇浩继续愕然… 这就是战争实况!双方势均力敌而已,不存在谁占了优、谁吃了亏。谁必须怎样。韩权臣之所以主动求和,是国内政局不稳,让他感受到了危机。如此而已… 完颜崇浩无奈。只能要求南宋另派使者,这个方信孺的头实在太难剃了!于是宋宁宗又任命林拱辰为通谢使,与方信孺一起持国书再赴金营。完颜崇浩再次提出条件:岁币每年加5万两匹的基础上再给付犒军银1千万两。南宋若能称臣,则我们两国可在长江、淮河之间划一条国界;若南宋始终坚持称子不称臣,就应把长江之北的两淮之地全部割给金国! 之后,完颜崇浩再也不愿多说,直接打发方信孺回家,命他给当时南宋的军方主管、知枢密院事张岩带去一封信,说明议和的五大条件! 方信孺回到南宋。将书信交给张岩。紧接着,韩权臣亲自接待方信孺。询问谈判情况。两人的交谈很快卡在了金国第五个条款上,方信孺“敌人提出五个条件:1割江淮。2增岁币。3索归正入。4犒军银。5信孺实不敢言”韩权臣急了“快说”方信孺“不过就是要太师的人头罢了”韩侂胄大怒… 9月1日。完颜崇浩在开封去世。两任宿将主帅:仆散揆、完颜崇浩相继去世。金军不得已,第二次临战易将,这实在是兵家大忌。但南宋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一机会,反而欲将求和进行到底!嘉定和议正式达成后,金人为此总笑南朝无人。 9日,韩权臣将方信孺连夺三官,贬往临江军。实话实说:这实在就是韩权臣的不是了!方信孺连续三次出使金营,始终不辱使命,是南宋迄今为止表现最好的外交家。韩侂胄出于私人愤怒就流放他,实在是气度见窄… 之后,南宋任命绍兴议和时的使者王伦之孙王?为右司郎中,持书北行,再去议和。 11日,金章宗命完颜匡接替完颜崇浩,在开封统帅前线诸路金军。 18日,任命赵淳为江淮制置使。22日,知枢密院事张岩被罢。韩权臣是真怒了!金国不是强势吗?他必须要更强一些!他宣称“有以国毙”大不了我与南宋朝共存亡!之后,韩侂胄起用抗金名人辛弃疾入主枢密院。这是辛弃疾归宋后施展抱负的最大机遇。可惜的是,辛弃疾刚接到任命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这很遗憾,不过也算是幸运。一代词宗免去身后麻烦,不必与韩权臣一样,去《宋史》奸邪榜上排名… 同时,韩侂胄下令蜀川全力备战,要在近期形成战斗力,出川入陕,在东路两淮、中路荆襄战区保持平稳的前提下,主动进攻… 这么做时,韩侂胄的心理是妥帖的。环顾南宋朝廷,军、政、财三界都是他的人,甚至于经历了开禧北伐。亲信中的不坚定者都被排除了,自己的势力越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